close
綜合各方意見的成果就是作品成為科學怪人,不知是客套還是擔心被超越,旁人的建議總是繞著芝麻蒜皮的細節打轉,聽了過多廢話後直接改找相熟友人求救。在軟硬兼施的盤問下,性格溫吞的V終於說出重點,主軸薄弱不夠貫徹整本書。一直以來癥結在哪自己多少有底,只是旁人的善意敷衍給予迴避面對的空間。
 
我挺訝異她下的結論,自從分開各進不同學校,兩人對展覽的看法就漸行漸遠,有時我以為V根本不懂,結果搞了老半天沒進入狀況的人是我,V純粹是過度低調內斂罷了。
 
因此,最近在做的事就是想辦法把百變花車弄回百變金剛。
 
 
說到關於主軸的話題。就想到Margot at the Wedding 跟Things We Lost in the Fire這兩部片,看到劇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就這樣!」,回過神來差點抱著螢幕怒吼「把時間還給我」(x3),最糟糕的是同一晚觀看這兩部片,那種感覺就像吃到難吃的東西後拿口香糖除味,一嚼之後才發現吃到大蒜口味的口香糖。
 
既然這麼幹譙為何還全部看完?這當然不是因為自虐,而是我沒辦法忍受東西看一半或事情做一半。更甚,兩部片都有大牌撐場,誰會想到Nicole KidmanHalle Berry各自憑著一流的演技貫穿整部不知所云的劇本。由於我完全沒抓到重點,為了讓三小時的觀看沒有白費,在一點都不想重看的狀態下只好選擇閱讀盒背上的劇情大綱。
 
感想,除非特別偏好演員或者想欣賞主角演技,不然盒背大綱就抵過整部電影,該說的盒子上都有寫,而且清楚明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foedward 的頭像
    ufoedward

    (仮) 漂著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