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章拷貝所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一位北卡Charlotte的律師買了一盒極為稀有且昂貴的雪茄,還為雪茄投保了火險。結果他在一個月內把這些頂級雪茄抽完了,保險費一毛也還沒繳,卻提出要保險公司賠償的要求。在申訴中,律師說雪茄在「一連串的小火」中受損。保險公司當然不願意賠償,理由是:此人是以正常方式抽完雪茄。

結果律師告上法院還贏了這場官司。 

法官在判決時表示,他同意保險公司的說法,認為此項申訴非常荒謬,但是該律師手上的確有保險公司同意承保的保單,證明保險公司保證賠償任何火險,且保單中沒有明確指出何類「火」不在保險範圍內。因此,保險公司必須賠償。與其忍受漫長昂貴的上訴過程,保險公司決定接受這項判決,並且賠償美金一萬五千元的雪茄「火險」。

最精彩的地方還在下面:

律師將支票兌現之後,保險公司馬上報警將他逮捕,罪名是涉嫌24起「縱火案」! 由他自己先前的申訴和證詞,這名律師立即以「蓄意燒毀已投保之財產」的罪名被定罪,要入獄服刑二十四個月,並罰款美金二萬四千元。

以上為真實的故事,並且獲選為「近期犯罪律師競賽獎」的第一名~
果然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機巧總有破綻,奈何投機取巧者前仆後繼,永遠不乏其人!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篇文章原刊登於2006年七月一日荷蘭的報紙,網址如下:
http://www.trouw.nl/deverdieping/letter-geest/article375747.ece/Liefde_en_eenzaamheid_in_Taiwan

寫在翻譯前 :

作者:顏敏如

這篇原文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的作者David Signer是曾在台灣待過兩個星期的一位瑞士人,在歐洲所發表為荷文、德文的文章。筆者知道此文章是一位歐洲友人口述給我聽的。當時我聽到此文章時,對歐洲人以自己文化來看台灣的觀感時震懾住了。但思之再三卻又時感驚訝又時感戚戚。我請友人為我翻譯為英文,我們也去函詢問TROUW該報轉譯中文發表在網上的可能性等等,接著去函給原作者,原作者應允中文翻譯公開發表後,筆者開始著手,但因為私人因素所以延遲了工作。

作者David Signer ,1964年生,是一位歐洲的人類學家,專研人類學與社會學。走訪過中東、非洲各國,對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其以歐洲人的文化背景與觀點來看台灣,讀者可以得見作者著實下了番工夫去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政治經濟與教育現況,尤其是其以不偏不倚的人文立場客觀地看台灣的現象。在翻譯過程中,筆者與原作者通過mail。他告訴筆者無意為文使任何人不悅,但是以一個外國文化來看台灣,在某些特定事情上確實讓他吃驚。筆者不是專業翻譯者,且轉譯了兩次不同語言,字字計較地去深入瞭解作者的寫作感情與文化背景是我努力的。

在您讀過這篇文章後,是否也正思索著作者所述的某些點正巧也碰觸到深愛台灣的你我的寂寞與愛呢?

T.Y. (Jade) Lee於 Jan. 5, 2007




台灣有什麼樣的脈動?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像台灣一樣,工作時數每年高達2,282小時,30%的人每週工作超過62小時。台灣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只低於孟加拉。雖然台灣面積小於瑞士,卻是20個最成功的工業國家之一。台灣是筆記型電腦製造的領導先驅,有世界第三大外匯存款,也是手機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每人擁有1,14支手機)。然而,只有三個國家的性生活是少於台灣,且根據「Elle」雜誌研究指出,台灣女性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台灣同時也是最多戴近視眼鏡的國家。

這些現象之間彼此有何關聯呢?

20年前台灣從獨裁轉型為民主,現代化與自由化同時快速進行。也因此,嚴謹的儒家工作倫理與同志酒吧、刺青商店同時存在。多彩的道家廟宇,就在電子產業的玻璃維幕高樓及24小時營業的超市旁邊。自從毛澤東的對手蔣介石1948年退守到台灣,中國就一直把台灣視為叛逆的一省。如果自由化繼續進行,二十年後的中國可能就像現在的台灣。而連同附近城鄉合計約有800萬人口的台北,就是北京現代化後的願景。

家庭是台灣社會變遷中特別引起注意的生活範疇。在許多家庭中,夫妻兩人不只是長時間工作,甚至在不同城市工作,且保有各自的住處,只在週末見面。由祖父母帶大的小孩,其價值觀也因此來自幾乎是與現實脫節的世界。

對台灣人來說,沒有任何事比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來得重要,因此孩子們常常在晚間也必須承受許多額外的課程。

我在台北時拜訪了一位外科醫生,他六歲的女兒已經在學校學英文,但是在晚間,她除了必須再學英文之外,還有畫畫、舞蹈和鋼琴。她很驕傲地不用樂譜就彈得出古典曲子。八月,他們全家會到美國去,讓女兒參加兩週的暑期營隊,以增進英文能力。我問這個父親,難道他不怕給孩子太多壓力?不是常聽說,日本孩子因考試失敗感到羞恥而自殺嗎?

「是的,有時所有努力會化為烏有。」醫生說,「比如有些鋼琴神童, 十四歲就能將琴彈得很完美,但到了25歲時,他們彈琴的技巧則無異於從十歲才學起的水平。」

這父親也提到在他的周遭環境中,父母與父母之間無法避免的競爭,他甚至用了「全副武裝」這樣的字眼。一胎化在中國是政策,在台灣則成了可以自由選擇的目標,和大家庭比起來,當然就會把更多時間和金錢花在提昇唯一的孩子身上。

強調教育與成就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國家的特質,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台灣不僅也是如此,更由於歷史背景因素,台灣人希望展現給世界的是一個更好的中國。

從1895年到1945年台灣被日本佔據,接著被中國接收。二次大戰後毛澤東戰勝國民黨的蔣介石,蔣介石帶著150萬人民眾(大多數是有高教育水準的上層階級)、50萬軍人和國家寶藏來到台灣。毛澤東和蔣介石都自視為中國的唯一代表。至今台灣的正式官方名稱為「Republic of China」。

美國高度武裝台灣以對抗共產主義的中國大陸,蔣介石直到1975年過世為止,不曾改變他收復中國的目標。

台灣有2,400萬人口,大陸13億,這個海島有世界超強的經濟,但是在政治上卻是孤立的,台灣甚至沒有聯合國觀察者的身份,只被27個國家所承認,像是帛流、吉里巴斯共和國和史瓦濟蘭等。這是因為大陸拒絕和承認台灣的國家有外交關係,特別是今天,誰承認了台灣就無異與大陸為敵。

在台灣可以感受到中國以一種矛盾的方式存在。中國就像一個大哥,台灣想要和他保持距離,可是這位大哥卻又權威性地不肯離開。台灣尊重人權、沒人苦於饑餓、有言論與媒體自由;台灣進步、民主、自由、國際化、後工業化、後現代化;總之,是一個更好的中國。在台灣可以察覺到一種清醒、一種警覺,這情形讓人想起以色列。這個中東國家除了強調它的合法性之外,也要表現得比敵對的鄰邦更好。可是台灣人民則更像是一架使勁飛翔的噴射客機,只要把速度減慢到某個程度,就會墜落。

Sheena Chang是中國時報的編輯,女兒四歲時已經上英文的課外補習。她希望女兒能讀國立大學。國立比私立大學更好而且更便宜。這導致一個弔詭的現象:特別是受高等教育且較有錢的父母,他們能提供孩子額外的課程學習,讓孩子能進入收費少的「好」大學;而低社會階層的孩子則只好去「壞」的大學。久而久之,自然會加深貧富懸殊與城鄉差距。

Sheena Chang還展示了另一個台灣紀錄:根據她的統計,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的孩子睡眠像台灣孩子那麼少。她把自己和與她同樣的人稱為「pm people」。「我從下午兩點開始工作,在晚上十點回家。」大部份資訊科技產業的人在晚間工作,因為這剛好是歐美客戶的白天時間。「pm people」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熬到午夜,一起吃東西、看電視、玩電玩。但是和大人們相反地,孩子又必須在早上七點起床。

她這種不帶情感的客觀陳述,讓我小心地問,這樣不會損害孩子的健康嗎? 「也許是。」她說,「但這讓孩子有更強的抵抗能力,也能學會處理將來的壓力。最大的問題是,祖母寵壞孩子,她們只餵給食物但不教任何事。」

作家Yen Minju告訴我,她在讀書時,因為家裡還沒有洗衣機,所以必須在洗衣板上搓衣服。為了利用時間,她把寫上英文生字的紙片貼在一旁,可以一邊洗,一邊背。

某晚我和一位精神科醫生一起泡溫泉(就在卡拉ok旁邊。卡拉ok是台灣人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晚上十點時,他說他必須回家去幫女兒複習功課。「在這個時間?」我很驚訝。「當然,明早九點她有化學考試,我得幫她再複習一次。」

一個長時間住在台灣和中國的瑞士女人告訴我:「對這些人來說,重要的是錢和吃,愛與性不重要。如果有人說我愛你,那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如果他給你一塊盤子裡的肉,你就知道,你對他來說很重要。」

台灣人的情慾是不容易瞭解的,人們不善於表現情感。除了台北市中心之外,很難看得到成雙成對的人手牽手或是交換溫柔情感。但另一方面,卻可以看到檳榔西施穿著比基尼泳裝坐在玻璃櫥窗裡。由於有個綠色心形霓虹燈,所以遠遠就可以認得出來。你停下車,她走出來,彎下身軀面對你打開了的車窗,你可以從她深裁的前襟看到裡面。她踩著高跟鞋,扭動臀部,走回去拿你訂的東西,然後帶著誘惑的微笑遞給你檳榔。嚼檳榔後出汗與暈眩的快感則是完全的快樂。

這些檳榔西施以雙倍的價錢賣出檳榔,計程車和卡車司機則視為當然。檳榔西施通常散佈在看不到温柔的鄉間,自由台北的市長則試著阻止她們在市中心營業。

還有,賣傳統中藥的人把情慾當成促銷的工具,同時提供神奇的中藥及「輕裝」的女孩。最讓人驚奇的是,這些「性感女孩」也在婚禮甚至葬禮上出現!那通常是由汽車和卡車組成的車陣,其中一部車上是亡者的棺木,另一部是哭號的女人,在第三部車上,則可以看到跳豔舞的性感女郎。包括孩子們在內的觀眾群,顯然不認為,一場「桌上熱舞」的氣氛與對死者的哀傷有任何衝突。「家屬付許多錢給這樣的表演,才能讓許多人來參加葬禮並懷念亡者。」這是當地人所告訴我的。

因著窄小的空間,情侶或甚至是夫妻要有個獨處的地方,並不容易。直到上學年齡,孩子都還和父母親睡在一起。長久以來,MTV是個深受喜愛的,可以私密約會的地方。在包廂中依自己的喜好選擇要看的電影。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檢查制度,包廂不再可以關門,檢查人員隨時可以進入,所以情侶改到公園或KTV。KTV是有許多房間的建築,情侶或是親朋好友可在裡面唱卡拉OK,也可以點飲食,但是服務人員依然可以隨時進來。不過每個包廂中又有一個引人注意的,很大,且可以上鎖的洗手間。人們對Motel的需求已有好一段時間,可以相當便宜地在那裡築起愛之巢,三小時約三十歐元。缺點是離市中心較遠,需要自己有車。

相較之下,要找個好的餐廳就容易得多了。在飲食方面,台北有著地理上的優勢。日本、中國、韓國、泰國、美國、歐洲及台灣原住民的菜餚錯綜交織。台北有無數個餐館,甚至於焚化爐煙囪頂端都還有旋轉餐廳,叫做『摘星樓』。

對台灣人而言,食物與性之間顯然有某種緊密的關係。每上兩道菜就可以聽到,「這是特別對男人重要的食物」。這些地方上的珍饈,包括牛眼、幼蜂、燕窩、炸蟋蟀、鹿鞭、魚翅、海參、香菇、胎盤、未孵化的生雞蛋、人蔘、熊掌、鴨舌、海馬、尤其是蛇。週末在華西街夜市可以大開眼界:一條掛在繩子上面活生生的蛇,被人完整地將皮剝下來,滴在杯中的蛇血則提供觀眾品嚐。然後殺蛇人也取出蛇膽,把膽汁擠入杯中,黏黏軟軟的膠狀物據說很健康,能提高性慾;宰蛇的人還用筷子在他兩腿間清楚地示範。在他後面是些老饕就著露營的小桌子,正在喝蛇湯、龜湯。

不過女人並不因此而快樂。

Chang Mei-Ling,三十多歲,單身,讀羅馬語言學系並在法商公司工作。她說,高教育、好職業、高所得等等在男人身上加分的條件,在她卻成了減分;此外她也長得相當高。但是台灣男人要教育程度比太太高,收入比太太高,而且也要比太太高過一個頭。她自己或許也同樣這麼希望。而能夠符合這些條件的少數人往往有許多工作,所以沒時間去找另一半。

Chang Mei-Ling曾有過一次婚姻,她要小孩,但他不想要。他說要先賺到一百萬美金。他們很難得見到面,當她發現,他和女同事有曖昧的關係時,她便離婚了。「這裡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事業。」她說,「大部份的台灣男人都如此,一些人為了女人試圖改變他們自己,但一段時間以後他們便放棄了,因為他們覺得,女人從他們身上帶走了一些東西。」

當她還在孩提時,她的父母總是力圖打拼事業,家裡通常是長女負責照顧弟弟妹妹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麼伶俐和獨立。」她說,「因為我們是在沒有父母照應下長大的。」

下週Chang Mei-Ling會參加一個「驅動旅行」。她的公司請最好的十二個員工去夏威夷。她還和家人住在一起,外出的活動就只是和客戶吃飯或去卡拉OK。她不像大部份坐辦公室的女人去逛街或買高價的名牌衣服,而是把薪水花在小豬毛絨玩具的收集及旅行上。去年她和母親到一個太平洋上的小島去渡假,住在五星飯店裡。

有一次她說:「你以為我們的社會是如此多彩多姿與自由?其實它只是看似如此,因為我們沒有根。我們的父母移民來台灣,卻沒有家的感覺,今天他們不再試圖去瞭解來由。我們都是孤兒,我們的孩子也會一樣。」她也說:「許多人工作到晚上十點,他們必須如此,是因為內心空虛,他們夢想在五十歲時存夠錢以便退休,然後死於無聊。」

台灣社會的差距與不同時代面貌並存的情形令人感到困惑。一種超現代,而讓歐洲顯得老態龍鍾的情形是,台北一半面積都已是無線區域網路的範圍,甚至在捷運裡也能收發電子郵件。台北市長要建造世界上第一個無線網路城市。許多人的手機有GPS系統,即使迷路了也可以從手機中找到方位。過馬路時,綠燈裡一開始有個小小的人閒適地走著,在他上面是倒數計時器,然後那小小人越走越快,直到最後像發瘋似地狂奔。

在許多計程車裡,你還可以在前座椅的頭靠上看電視,所以才不會浪費時間,就是講求效率。一個台灣人告訴我,她曾在德國參加婚禮。「妳覺得怎麼樣呢?」「真可怕。好像永遠不會完!」對她來說,甚至連婚禮都要講求快速。

有些餐廳中的桌子有電視螢幕,可以邊吃邊看百種節目。許多飯店房間裡的臥房和浴室用玻璃分隔。是要讓人從床上就可以看到美女入浴?不,正相反,你甚至可以從浴室或廁所裡看電視!

另一個驚奇科技是508公尺高的台北101,它擁有每小時60公里,世界上最快的電梯,在幾秒內就可以抵達80層樓高,你卻沒什麼感覺。電梯內有壓力平衡的裝置。

「我們必須一直是最好的」,Chang Ming-Lei簡單明瞭地做評論。

台北101是依照風水理論建築而成的,那是以傳統原理避免無形沖煞的知識。根據這樣的知識,入口和出口處不可相對,否則就會有訪客進入大樓後又立刻出門的風險。根據風水理論,居住在路沖的大樓中是很不好的,可是對一樓的商店卻有好處。轉化負面的影響是把八卦鏡掛在窗上。台灣人很小心,儘量避免生活上不好的事情發生。街上到處是監視器和緊急紐,大部份的陽台裝設鐵欄杆,不過有個居民對我說,發生火災時,這些鐵欄杆卻讓人無法逃走。這人還說,八卦鏡的作用就像光線,可以轉移不好的東西或反射回去。

台北101由每節八層樓的節段所構成。八是中國人的吉祥數字,四是不吉祥的,所以沒有四樓。台北101看起來像是一節節垂直重疊內插的竹子,中空而有彈性,卻仍然堅固,象徵堅毅與進步。內部有個660噸重的鋼球,地震時會晃動卻不斷裂。就像在風中佇立的竹子。

我不斷聽人說:「只有懶惰和孩子多的是窮人。」這個超資本主義社會裡,在店前燒錢的那些人也是個驚奇點。這種錢不是真正的鈔票,而是看起來像錢的紙鈔。他們在商店前的鐵桶裡燒紙錢,祈求好財運。不久之前出現所謂的「環保紙錢」,烟較少,但賣價也就更貴。

在資訊科技產業大本營的台北,有許多孔廟、道宮和廟宇,這些往往也是取得神諭的地方。和瑞士教堂不同的是,年輕人也來廟宇。例如週六中午,許多帶著Gucci或LV皮包的年輕女人在購物前到廟裡來,供上鮮花和訂婚餅。這裡也有管姻緣的神,女人就在那裡求籤求問她們的未來。

有一晚我到一個廟裡,在廟前有一種可以行駛的神龕。「神過生日的時候,把神放進車裡,到處開著走。」有人這麼告訴我,「現在神在大陸,明天回來,到時候會有遊行。」

第二天的遊行是個盛大的熱鬧場面,有鞭炮、紅色孟加拉火把、可行駛的、裝飾燈光的電子琴、閃爍不停的強光、煙火、鈸、鼓、吵雜的擴音器。神是彩色的木雕,坐在左右晃動的長轎子裡,被抬著到處走。轎子有刺眼的霓虹燈管,電源是由一個在後面推著的,發出難以忍受噠噠聲的發電機所提供。范、謝兩人通常是廟裡的守護神,在遊行隊伍裡卻成了主角。

謝,有張黑臉。范,有長長外吐的舌頭,而且身體高得讓打扮成他的人只能從衣服上的洞向外看,並且要挺胸,以頭來保持平衡。這兩人的外表可由民間傳說來解釋:范、謝曾約好在橋上相見,謝早到了,在等候時,因看橋下的水身體失去平衡而跌入水中。當范抵達時,發現他的朋友早已死去。痛苦之餘,范用雙手勒死自己。這是為何他的舌頭吐出這麼長來,而謝的臉在水中成了黑色。台北人說,這兩人夜裡帶著鐵鍊在艋舺附近巡邏,看到了小偷就把他們吞掉。艋舺一帶的犯罪率的確比其他地區低。

台北有好些紀念國家英雄的地方,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也在其中。這兩個建築物內有巨大的廳堂和大於常人的塑像,塑像前面站有衛兵,塑像四周空曠,彷彿讓不朽者和平常人的生活有了適當的距離。令人驚訝的是,居民如何對待這種強烈要求展現崇敬的地方!

只要在整個城市還相當安靜的清晨五點去到紀念館,會突然看到某種型態的嘉年華會。從許多不同的擴音器傳出進行曲、嘻哈、國樂、鄉村、探戈等等不和諧的刺耳聲音。有的團體練太極拳,有的練劍,有的就在晨曦中跳社交舞。一對銀髮夫婦互丟粉紅色飛盤。這裡有幾百個人。有人穿和服,有人穿得像啦啦隊,也有人穿像唱饒舌歌的人,有特大的褲子和鴨舌帽,背後還印著「Gung Fu New Fashion very good」。好多人都已經上了年紀,他們對我說:「你猜猜我幾歲?」大多數人的年齡看起來比實際年輕一半。也有年輕人練習目前最流行的薩爾薩舞。這些熱鬧場面都發生在台北101底下。上班族穿西裝打領帶,急行穿梭在練習功夫和太極拳的人群中。沒有人去組織這些活動,有的人雖規律地來參加,團體卻也常有異動。

七點,衛兵踢著正步出現。他們在國歌聲中升旗。霎那間每個人都停下來,做敬禮姿勢。幾分鐘後,紙傘舞、有氧舞蹈、搖滾、氣功等又再度開始。石雕的、青銅的孫逸仙(也就是「國父」)正坐在公園四處,恬淡地看著這一切。

在忠烈祠每天都有十五分鐘守衛換崗的精彩節目。結尾部份,他們像機器人一樣僵直而機械化地把槍支互抛好幾次,每一個接手都是精準而完美,是種穿制服的水上花式表演。然後他們站在平台上一個小時,像雕像一樣完全不動,連眼也不許眨。有時助手幫他們擦汗或拉正肩飾。

這些守衛都是軍人。有個士兵告訴我,台灣有兩年的兵役期,只有成績好的會被選出來,訓練半年,每天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然後在這裡站四個月,換另外一個地方,再站四個月。練習的時候常常出事,特別是抛槍的動作。不久前有人傷了前額。最危險的是刺刀,兩個月前有個新手甚至削掉了一隻耳朵!有了疤痕,就不可以站在台上了。做錯了,怎麼辦?「如果是小錯誤,必須面壁一小時。如果沒接到槍,假期就會被取消。」必須在太陽下一動也不動地站好幾個鐘頭的時候,都想些什麼呢?「儘量想些美好的事情。」

在一個下雨的午後,我去拜訪了Peng Wu Chih,他是台灣著名的太極和中國功夫教鍊之一。Andy Hug也曾經是他的學生。

他原本是醫生,後來改學中醫,最後專注於亞洲各種武術。他是功夫大師Liu Yun-Qiao(蔣介石的首席護衛)的最後一個學生,在Liu Yun-Qiao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照顧他,而Liu Yun-Qiao在最虛弱時也只能用筷子教他。

快速太極是Peng Wu Chih的一個專長,他強調,原始太極並不像現在的龜速慢移,而是快速的。在餐廳中主菜和點心之間的空檔,他在桌子旁邊示範給我看。整套拳只花了幾秒鐘就完成。Dr.Peng喜歡速度,也因此而成名。在我們上車之前,他說:「扣緊安全帶,我開車像007」。這當然是有那麼點誇張。他談到「氣」– 生命的力量,說:「冥想不是從世界撤回,而是留在那裡。對手需要兩秒,你必須在半秒內便完成。再忙,也不可失去中心點。」有次他握住我的手腕,不緊實,但我感到那無窮的力量,就像是踩下法拉利的油門:只要願意,他可以在瞬間殺了我。

一個他的學生說:「在第一堂課他告訴我說:我要殺了你!他也做到了!在這堂課裡,我的內在死了,他毀了我的價值觀。武術最重要的是謹慎專注,所以你必須擺脫你的過去。」

Peng Wu Chih 以一個小故事結束談話:「兩個人死了,上帝問他們,希望來世有什麼?第一個說:我要有許多錢!第二個說:我要給許多錢!第一位轉世成為一個乞丐,第二個成了百萬富翁。」

我在五月一日尋找示威的群眾,卻徒勞無功,這裡沒有工人示威這回事。台灣是新自由主義者的夢想,不久前都還沒有失業保險(因為幾乎沒有失業人口–至少官方是這麼說)、沒有健康保險、沒有退休保險、沒有社會福利。每件事都由家人自己安排。有些人甚至把一部份休假「送」給公司。建築法規似乎也不太明確。對於建築師而言,台北既是夢想也是惡夢,因為什麼都可能(女人手提包形態的建築。業界的高潮!)。

雖沒有工人示威,卻恰巧是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華盛頓期間,所以台北法輪功有個遊行活動。這個亞洲最大的精神性組織,在中國是被禁止的。

最近有個醫生公開說,他曾在中國的一個集中營裡工作,數萬名法輪功成員不但必須做苦役,有些還被活生生地把器官取出來賣掉。

是反中國的宣傳嗎?無論如何,這樣的新聞嚇壞台灣人,也讓他們記得,自己的富裕生活不時遭受威脅,就像是站立在懸岩上的小花園。直到十年前台灣仍有比中國還高的國防費用,但今天中國卻有台灣三倍之多。600枚飛彈指向台灣,每年還要再加上75枚。只要台北在「正式獨立」的禁忌議題上有一個政治上錯誤的用字,或許在北京就會有人按下紅色按鈕。

最近中國付給太平洋的小島諾魯一億五千萬美元,讓他們放棄台北而和北京建交。台灣很難跟得上,只能試著在正式關係之外,讓自己(特別在經濟上)無可取代。這就要花更多的精力並且也是寂寞的工作。

最後一天我們開車去「兒童育樂中心」,那是種亞洲華德迪士奈樂園,是一個美麗的、花了相當多錢建造的地方,卻看不到遊玩的兒童。一個都沒有!「現在的小孩喜歡在家玩電腦」,一個管理員告訴我們。另一個則說:「大部份的孩子晚上都還有課。」門口守衛說:「父母沒時間帶孩子來。」

在回程的路上我捕捉到一個景象:無人的遊樂場中,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人坐在鞦韆上打著手機,而雨滴也開始落下。




文章來源: Mass-age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界名人佳文集錦...有幾篇我還滿喜歡的。

洪蘭
-
如果生活充滿否定句

許晃雄 - 台灣,妳的名字叫速食

張兆球 - 有了優質服務,沒有了優質孩子!

有時候,你得站起來說句話或做點什麼 (童書《不想被大野狼吃掉的小綿羊》的序) 
謎之音: 我覺得大人也很需要看

荳芽唸幼稚園。四歲。有一天,爸爸接她下課後,氣極敗壞地跟我說荳芽被一個小朋友打到哭,要我一定要去跟老師講這事、請老師處理。  
我問荳芽:「誰打妳啦?」她講了一個我不認識的名字,不是她的同班同學。  
原來這一堂上的是日文課,是混齡上的,那個打她的小女生是別班的,跟荳芽不熟。  
我再問荳芽:「她為什麼打妳?」  
荳芽說:「因為她要拿我的課本,我不給她。」  
「為什麼她要拿妳的課本?」  
「因為她自己的沒帶!」  
我大概知道事情的起因了。  
我再問:「那妳有沒有先打她?」  
「我沒有!我要拿我的課本回來,她就打我了!」  
「日文老師呢?老師在不在?旁邊有沒有其他同學看到她打妳?」  
荳芽很委屈地說:「老師只叫她不可以拿我的課本,就出去教室了。老師沒看到她後來打我,有一個男生要幫我搶課本回來,也一樣被那個女生打……」  
喔!那真是處境艱難呢!沒有大人在,聽來那打人的女生很兇悍呢!  
「後來就都沒人幫妳了嗎?」  
荳芽又哇的一聲哭起來,很傷心地邊哭邊跟我說:「她就把我推到桌子底下、踢我……都沒人救我……」  
爸爸在一旁聽了,很心疼。「我去接她,她還在哭……」  
我問荳芽:「她把妳推到桌子底下踢妳,那妳怎麼辦?」  
「我就坐在地上哭呀……」  
我幫她擦擦眼淚。說:「下次再碰到這種情況,站起來跟她打!」  
爸爸看了我一眼。我知道他又要唸我亂教小孩了。怎麼可以教小孩打架?  
荳芽也跟我說:「老師說不可以打架!我如果打她,老師也會處罰我。」  
「如果妳被欺侮,可是旁邊都沒有人可以幫妳,妳哭也沒用,妳得先保護妳自己。妳要先站起來跟她對抗,之後告訴老師妳們的狀況,不然妳要坐在那邊讓她打到受傷嗎?」  
今年荳芽上小一。六歲。有一天她回來跟我說班上新選出來的模範生國語考了九十八分……   
原來才剛剛唸一個月小一的他們,就要選模範生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四票圈選出自己心目中的模範生,大家都是一票選自己,剩三票才選別人,每個孩子都認為自己最有資格當模範生。當然,最後被選出來的那位同學肯定會遭其他人白眼。  
這天發國語小測驗的成績。有一個男生大聲地吆喝大家到模範生座位旁:「大家快來看喔──」  
荳芽說她也好奇地湊過去看。看什麼呢?那個男生揚起模範生的考卷給大家看,還故意說:「你們看!模範生只考九十八分!我們很多人都考一百分!他為什麼可以當模範生?!」  
我靜靜地看著荳芽學那男同學的輕蔑語氣。  
然後,荳芽換了有點生氣的口氣跟我說:「我覺得有點不高興,就走了。」  
「妳為什麼不高興呢?」我問荳芽。  
「他這樣會讓人家很難過,他不知道嗎?」  
我再追問:「人家是誰?誰會難過?」  
「那個模範生!」  
我又問:「他哭了嗎?」  
「沒有!不過我看他可能快哭了……」荳芽這樣回我。  
「其他同學呢?他們怎麼反應?」  
「大家都跟我一樣,就走了呀!沒人說話。」荳芽小小聲地回我。  
「妳知道那個模範生會難過、妳也不高興看到那個男生這樣欺侮人,為什麼妳只是走開而已、沒有告訴那個男生不可以這樣欺侮人呢?」我問荳芽。  
荳芽很誠實地告訴我:「我怕那個男生會兇我,大家都沒說什麼……」  
「荳芽,有的時候,妳必須站出來說句話喔!不然下次換妳被欺侮時,也沒人出來幫妳喔!如果大家都不管別人被欺侮,以後就會有愈來愈多人覺得可以欺侮別人沒關係喔……」  
荳芽對我點點頭。  
我也知道,要她夠勇敢到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站出來說句話或做點什麼,還需要一些時間。她三歲時,我跟她講過一次;六歲,我又再講了一次。下次不一定幾歲,我還是會再講。而我永遠不知道她在幾歲時才能體會到──「當你面對公理、正義這些重要的事選擇緘默以對時,你往後的生命已經失去價值。」  
你不是外省人。但是,當你聽到人家罵外省豬時,你得站出來說句話。  
你不是外籍新娘生的孩子。但是,當你聽到人家說外籍新娘的孩子比較笨時,你得站出來說句話。  
即使所有不公不義的事都不發生在你身上,你還是不能沉默。有時候,你得站起來說句話或做點什麼,這世界才有可能變得比較好……   
所以,我出版了這本《不想被大野狼吃掉的小綿羊》。 


教孩子做一個和平的人,很容易。只要沉默、不與人爭,便可以做到。  
教孩子做一個正義、良善的人,比較難。那需要很大的勇氣,孩子跟媽媽都需要。  
而,這勇氣是我們目前這社會最需要的。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同意這篇的觀點,一直想寫類似文章,不過寫不出來 (懶得找資料引述佐證) 。個人看法,法治國家一天到晚只會搬出道德做護身符的話,憲法乾脆用聖經,立委也不必選了請德高望重的各界修道人士出任就好(一定要有修道才不會讓人有利益薰心的反感)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我同意,但更認同「道德是封建時代的標準」,此尤指以道德為名恣意定罪。古早社會裡面多的是借公眾力量直接制裁的例子(燒死女巫、村莊私刑...),美其名道德約束的群體力量,實際上野蠻的很。隨著時代進步,律法這種東西才出現修補道德裡無法制約/保障的事情。道德上,我們可以評擊竊盜者,但你家遭小偷與其究竟有無關聯是由法律裁決,不是道德。缺少法律,道德所代表的正義根本無意義。那種想跳過法治直接以道德服人的人...你到底知不知道現在是21世紀!

說「最高道德標準」,不如先講「運動精神」 ←全文在此。

「我的國家正遭逢極度的不安,我卻覺得和政治無關。在英國住8年多,人家的政治也不曾如此踐踏人性的基本尊嚴。論私德,我的總統並不比布萊爾或是柯林頓,甚至布希差。布萊爾公開承認早就知道情報錯誤,卻仍一意孤行,進軍伊拉克,犧牲多少英軍,也沒有人3個月罷免他2次;柯林頓當著全球觀眾的面撒謊,跟「那個女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也沒有人彈劾他2次;至於布希,就更不用說了,去問Michael Moore吧,他可以講個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只好拍電影控訴。論政績,以一個不但毫無國際舞台,還遭受全面打壓的國家領袖而言,我的總統也不輸這些世界級領袖。布萊爾的經濟政策全靠布朗苦撐,任內國家健康服務至今虧損數百億英鎊,一個攝護腺手術要等18個月,大學生從不必繳學費到要繳學費,社區游泳池關門,幾十萬一顆的飛彈卻一顆一顆打,晚期的布萊爾只在乎他在世界歷史的地位,並不在乎國內的民生問題,汽油拼命漲,稅拼命加,只會拼命利用超速照相機賺錢。可是沒有人置民生法案不顧,一天到晚叫他下台。至於布希,汽油漲價的時候,罵他就對了。」雖然我不在英國,不過每天聽 National Public Radio就是有想同的感覺,布希一天到晚被譏政策白痴也沒人敢上街示威叫他下來。認識的教授裡不支持布希的多的是,罵他的也從來沒有人身攻擊(揶揄不算),還是叫他布希。 

「我尤其不能接受的是那些所謂「愛台灣」的僑胞,動不動高喊「最高道德標準」,你們在僑居的法治國家敢用這種規則亂搞嗎? 」 說的好! 陳先生政策愚蠢就要包圍總統府,怎不見你們去包圍白宮去抗議一天到晚出紕漏的布希。

因為「起訴」不等於「有罪」。 「起訴」是檢察官根據他所調查的證據加以提起訴訟。 中略... 你我都需要這樣的法律制度來保護我們。總統也有這樣的人權。

 ... 盲目的瘋狂與仇恨才是文明的終結,真正的野蠻。其他人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母親被凌遲,或是羨慕其他國家的民主素養。
 

文末這句「至於講出「調查結果不應與人民心證背道而馳」的法學博士,哈佛大學應該收回他的博士學位。 」真是說中我心聲,「調查結果不應與人民心證背道而馳」這句話邏輯根本有問題。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文章

廣告的強力促銷、商品推陳出新,現在沒有手機的人,快成為絕種動物了。

據一項調查顯示,十六歲以上青少年,幾乎八成都有手機,有人甚至擁有多個手機和門號,多到自己都忘了有幾個的地步,連台北市的小學生也人手一機,家長樂觀其成,以為這樣才方便調查行蹤。

十年前開始流行趨勢預報,但是幾乎沒有任何靈敏的「趨勢預言家」預言到這種情況。

五年前,只有有錢人才付得起手機費用,有特權的人才能快速申請到門號配額,現在,有了預付卡,連門號都可以用完就丟,「一元手機」到處都是。 任何現象與物質都沒有絕對好與壞,都是使用者的品德左右它的好與壞。

日本的行動電話系統,獨樹一格,一到這個國家,幾乎只有在該國購買的手機與門號才能接收到訊號。
這一次我一個人抽空到日本自助旅行,為了方便,本來想辦一支手機。後來發現,在日本用手機並不是那麼方便。為什麼呢? 因為日本人已經開始全體動員,遵守手機使用道德了。

坐新幹線,可以很明顯的在車廂中看到許多標記,我坐的車廂除了禁煙,也有請大家不要使用手機的警訊。日本有許多到處洽公的上班族,他們必須靠手機隨時報告行蹤或掌握客戶,既不能關機,又不好開機,怎麼辦呢?

以坐我旁邊的中年男子為例吧。他把手機開成震動式,一接到電話,還沒來得及低聲「摩西摩西」,就對我低頭作揖,好像做錯了事一樣,接著就快步跑到車廂與車廂的連接處,兩個小時的車程中,他像一隻忙碌的螞蟻一樣謙卑的跑來跑去,然後索性就沒有回來了,我想,他實在很怕打擾到本車廂的乘客。 這種手機美德,和我們在台灣看到的狀況真有天壤之別啊。任何的一種鈴聲,都可能打擾到一個快要進入夢鄉的人。但是,在我們的火車中,平均三到五分鐘,就可以聽到亙耳的鈴聲,自從手機如此流行之後,大概沒有人可以利用坐火車的時間,好好閉目養神吧,除非他的神經比水管還要粗。


這是手機的錯嗎?不,當然是使用者的問題。


我發現在日本不須辦手機,因為能接收的地方很少,幾乎只有在大馬路上。而在大馬路上,國際電話並不難找。不只是在乘坐火車的時候會看到不許用手機的警語,日本的一般餐廳多半也禁用手機,很少聽到手機此起彼落的尖叫,就算要接電話,也絕對不會聽到有人以高亢的聲音說:「聽不清楚,喂、喂,大聲一點‧‧‧。」

更不會有人用手機聊天,把陌生人都當成關係人,因為周遭的人都關心他的談話內容般的高談闊論。 表演場所或集會地點更不用說了。這些場所為了防止有人忘了關手機,都會裝設反接收器,根本別想在廳堂內收到電話。

而我們呢?所有從事表演藝術或演講或當老師的朋友,都有相同的困擾,他們總被不時響起的鈴聲打斷了情緒,就算是事先宣佈,請關機,總還是會有「痞子」犯規,有時正演到傷心處,鈴聲劃破寂靜,大家真是「情何以堪」,有人還屢勸不聽,好像急著提醒大家,我有手機喔。

痞子,可是有男有女。

有一回我與朋友聽某教授愛樂講座,後排有個女士,根本就沒在聽講,不斷的把電話給所有的朋友:「喂,我在誠品聽愛樂講座哦。」

她講了幾遍之後,我的朋友忍不住了,對她說:「妳可不可以不要妨礙大家的聽覺?」她才住嘴。

對於這樣的人,我十分不能理解,然而類似情事常常發生。

有一回,電視錄影錄到一半,現場有位年輕觀眾的手機響了,中斷了錄影,主持人愕然,他還大方接電話,一點也不怕眾目睽睽。我真的不懂,他是在什麼樣的教育下長大的。

只有尊重別人,人家才會尊重你。

還好每次看電影的時候,都會有某家電信公司提醒人們:關機是一種美德。我為他們的商業良心喝采,那無疑是最有用的廣告,說出了大多數觀眾的心聲。手機的鈴聲透露的不只是「有人在找妳」,其實更說明了「有人會看妳」,牽涉到一個人的修養與品性。

一個完全不怕鈴聲打擾到別人的人,暗示著他也不怕成為打壞一鍋粥的老鼠屎。
一個懂得不妨礙他人自由的人,對自己的手機會有警覺性和自制力。


我很想建議年輕女孩,端看男孩如何對待手機鈴聲,就可以判斷他會不會尊重妳。人性有它「一以貫之」的地方,不會尊重他人、不顧慮到他人存在的人,不會真的尊重妳。說要為妳摘星星,不過在哄妳呢。


據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的行動電話門號已超過一千七百萬個,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來說,持機率是亞洲第一,相信在全世界也應名列前茅。當然持機率愈高,代表這個國家在物質生活上愈優越,但這就表示這個國家愈文明嗎?

在台灣,行動電話的使用已接近氾濫,除了法律規定不得在飛機上及開車時打電話外,電影院、音樂廳、餐廳、會議場所、演講會中,隨時可以聽見電話響。這種文明社會所不能接受的粗魯行為,在台灣卻早已見怪不怪。

是總統打來的吧?

無視旁人外賓側目不久前,在公車車廂上看到某家行動電話業者打出的廣告竟然是「教室變成聊天室」,藉以宣揚該種手機可以在上課時供學生私下傳遞訊息之用;我一直「誤」以為教室是用來聽老師授課的。

身為禮賓司長,我看到太多因行動電話使用不當,而在外賓面前失禮的例子。


五二零就職大典時,陳總統接受某國總統的祝賀,雙方交談時,我外交部某陪同官員的手機突然大響,雖然馬上關機,但兩位總統的談話因此遭到干擾,外國總統還特別轉頭看看是誰的手機。今年三月時,布吉納法索總統龔保雷來華訪問,陳總統特別在高雄舉辦國宴以示歡迎。國宴中,兩位總統分別致詞時,居然都聽到行動電話的響聲。

日前呂副總統設宴款待一位來訪的外國貴賓,就座後,呂副總統首先介紹我國陪客,剛介紹到我們一位極資深官員時,他面前的大哥大突然響起,這位官員不但沒有立即關機,反而拿起來就講話,同時站起來邊講電話邊走了出去,讓在座的中外貴賓個個目瞪口呆。

坐在我一旁,他們的禮賓官靠過來,消遣我說:「一定是你們總統打來!」(不然誰敢在副總統宴會桌上接電話)

在一次歡迎外國總統的軍禮典禮上,我國元首正在致詞,一位參加典禮的我國高官的行動電話卻在此時響起。同樣的,他不但沒有馬上關機,還打開來說了幾句話,讓在場的訪賓及駐華使節人人側目。


這在台灣正常嗎?


總統演講照打不誤數年前美國幾位剛卸任的部長級官員到外交部,與當時的胡志強部長舉行工作午餐,席間一位民意代表的大哥大響了四次,每次都因為他講電話而中斷了會議的進行,坐我身邊的外賓忍不住問我:「這在台灣正常嗎?」

另一次則是,美國前總統卡特來訪發表演說,演說開始,一位市議員姍姍來遲,跨過一排人坐到我旁邊的空位,不久手中行動電話響了,她低下頭開始講話,旁邊的來賓實在忍無可忍,紛紛用手指戳她,要她閉嘴。

去年底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佛洛雷斯來華正式訪問,並安排前往立法院發表演講,那天立法院來了約二分之一的委員。在佛洛雷斯總統短短三十分鐘,包括翻譯時間在內的演講中,雖然絕大多數在場的委員都專心聽講,但還是有委員遲到、早退、聊天,更有人雙手高舉著報紙看報,不過最不可思議的是,演講中委員們的行動電話響了二十多次,這還不包括振動式來電以及打出去的電話。那一天佛洛雷斯總統在台上演講時,隨時都有二至三位立委在講大哥大。

我們李總統的「太平之旅」,陳總統的「鴻祥之旅」、「睦誼之旅」,都去了中南美洲及非洲,並在這些友邦的國會發表演說,包括薩爾瓦多共和國在內。這些國家的國會都以最隆重的儀式接待我們的兩位總統,當我們的總統在台上發表演講時,每一個國會議堂都是滿座,每一位議員都非常專注的聆聽演講,沒有任何議員遲到、早退、交談,更不用說打大哥大了。

再看英美等國家,他們的國會殿堂都有悠久的傳統,根本就不准議員帶大哥大進入議場內。文明境界差得遠!


注意關機 基本禮貌


今年春節時,我父親因心肌梗塞不幸逝世,依家母願望,先在殯儀館辦了一個簡單的基督教儀式。牧師在講道時,竟然有手機響了,雖然馬上關機,但傷害已造成。

第二天家父的追思禮拜開始前,我請牧師先上台要求來賓關機。

一個文明的社會,在這種場合難道還要喪家出面提出這種要求嗎?即使如此,在禮拜進行中仍然聽見了手機響。

大哥大的普及為我們帶來了方便,提高了生活水準,但並沒有使我們的社會更文明,反而凸顯了我們的自私及對周邊人事的冷漠。每一個文明社會都有一套日常生活的準則,在西方社會俗稱Common sense(常理),應用到使用大哥大,即是能夠知道通話的禮貌及何時該關機為宜。

是的,我們是一個政治自由、經濟發達的先進國家,但在生活教育方面尚待改進。

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當年所提倡的「心靈改革」,就是希望締造一個關懷他人、讓精神與物質文明能均衡發展的祥和社會。可是單從台灣手機濫用的情況看來,我們離那個境界還差得很遠。

我常被問到:什麼是大哥大的使用禮貌?

其實很簡單,就像為人處事的基本道理一樣,在方便自己時,不要忽略了身邊他人的權益---請注意關機。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只是個平均值,寫的好~

..."總統是誰,對於你我的每日生活而言,照理說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如果你覺得生活苦悶,那大多是你自己不會找樂子;如果你覺得有志難伸,那是因為你笨得找不到生存的方法。不要隨便推卸責任給別人。

中略...

 ... 人民直選出來的總統,他的能力、私德、行為——往往只是反映出國民的平均值罷了。目光短淺、好施小惠、固執表面、不辨是非……把目前各界對於陳水扁的指責這麼一字排開,不就正是一般人常說的「台灣人特質」?一點也不奇怪,會要求直選總統是個聖人的,才是要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對於這個世界有過多的妄想。"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一篇由鄭丹瑞寫的文章,雖然有點舊,不過還蠻喜歡。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埸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的說;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末來再說;
如果對我有不滿意的地方,請一定要對我說。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所和大學的差別:
大學所學的是人類已知的學問,研究所要探索的是未知的學問。

我過去三十二年在美國的大學真正的工作是培養研究生,從1968年開始當教授,在芝加哥及柏克萊的26年裏,所從事的工作都是和研究生在一起的,最欣慰的是對培養下一代科學家有些貢獻。我是化學物理領域的教授,你們若到美國各大學去訪問,常會遇到我的學生,若問說那個實驗室培養最多化學物理的教授,答案一定說是我的實驗室。孔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培養下一代,我是花了些心血。

記得以前每年九月,總會有很多的年輕學生來到加州大學,有的想研究化學物理的學生,對我的題目很感興趣,就會來和我討論幾次可能的研究題目。每年我都收二至四位學生,剛開始時,這些學生總是要我告訴他們怎麼做,用什麼方法做。而我總是老實地告訴他們,如果我知道要怎麼做、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早就做了,這些問題不會留到今天給你。因為我們各大學做的較好的教授,真的是走在知識的最前面,每天都在推動知識的前進。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可能知道該怎麼走,但並不清楚應怎麼做。

新的研究生剛到研究院時,是需要有些調適的時間,要認識自己要做的研究工作是會有很大的疑難,因為我們是要去未知的世界走出一條路。面對新的同學,我總是告訴他們,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但是我不確定是否是最好的方法。大半的同學都覺得很奇怪,到好大學、跟好教授做題目,但剛開始時卻什麼都不懂,這其實是常發生的事情。我以前每次和我的指導教授討論,教授所能提供的也很有限,有些提供的也不是很好的構想,甚至根本理念有錯。研究生將會看到自己和教授一起走入未知的世界,在某些方面,教師可能懂的不會比研究生多,但在其他方面則不然,教授經常知道以前為什麼沒有走通,以後要怎麼走,而這種經驗在研究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每年研究所開學時,我都會感到大學部的教育和研究所的教育有很大的脫節。最大的原因是明明我們對世界的知識很有限,人類到現在也還是無知的,僅管從事學術工作的人有滿腦袋的學問,但對地球上所發生的事情的瞭解,只是一小部分。當中學的老師們急急忙忙的把人類已知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時,應告訴學生還有許多是未知的,說那些事情是需要探討的。因為很多研究生習慣接受人類累積的知識,以為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是相當完美的或人類的知識是很多的,會忽略以前所學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在中、小學教小孩時,應以好奇、探討為原則來帶動學習,才是對的教學方法。若是在學校時只有灌輸,即使小孩是天生的科學家,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以為該知道的已都知道了,好奇心就沒有了。經過小學、中學、大學時,到研究所時,探知的動力已被磨損殆盡了。

「訓練」是重覆學習已知的事以做的更快更好,「教育」是要培養能力以解決未來的問題。前兩年,我曾經因為擔任教改會召集人的工作而到全省各地作巡迴演講,這些演講的內容,多是針對國中、國小的義務教育而講的。在演講中,我常提到教育改革要政府解除對教育過多的管制,學校要能自主,真正教改的目的是要把每位學生培養上來。我們目前的教學,只有一個方向,一個進度,會造成有些學生跟不上,以為自己這裏不行、那裏不行,而失去前進的力量。

我們在台灣的教育工作,常常沒有把「教育」和「訓練」這兩件事分開,教育是教一個人學做人、學待人處事,是要學解決未來的問題。若是要訓練一個技術工人,則要重覆訓練。比如說做腳踏車,相同的時間內,熟練的人可以做六部腳踏車,不熟的人只能做一部,前者的生產力是後者的六倍。訓練是已知要如何做的,做的更快,但在求學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比如說若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是分子碰撞、角動量、散射角度,我可以講的很清楚,你們也會瞭解。但若我出些習題給你們做,有些乖巧的人,可能很快會把習題做出,有些人可能要很久,還有一部分的人可能沒有搞通。但較快懂的人,也許成績、分數較高,但不表示科學研究能力較強。

就如同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光是懂沒用,不能快則考不好。我們不是讓學生了解自然現象或是教導他們如何去探求學問,而是給他們很多題目回家操練。若是做過、有印象的題目,則會考的很好,否則考不好。從國小起,學生都是在學校受考試訓練,不是受教育。學校在訓練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解答,而這些問題都是人類已經解決的問題,要學做的快,實在沒什麼了不起。

我認識一位大學教授,他的小孩很聰明,所有的問題都會解,但在台灣的國民中學裏,卻是位後段班的學生,因為考試時,解題太慢。另外有一位教授的小孩也是後段班的學生,到了美國後卻成為高材生,老師每天稱讚他。這是因為我們不重視教育而只重視訓練。在座可能有很多人是如此被折磨過來的,若到了研究生還不改過來的話,尤其想要做一個科學家,前途會很暗淡。「教育」和「訓練」的差別,在研究生的階段特別重要。

激勵學生學習的最佳方法是教授以身作則、培養學生成功的經驗、研究群間經常共同討論、彼此學習。我在1967年到68年間曾在哈佛和賀胥巴哈(Herschbach)教授一起做研究工作。在1971年時,我到芝加哥大學教書,賀胥巴哈教授來芝加哥大學講演。當時有感而發的告訴我:「遠哲,你們六Ο年代時,做科學研究的動機是熱情,但現在七Ο年代的學生,把它當作一個工作看待。」他一直看著我,表示很懷念在六七、六八兩年我們共同擁有的好日子,而覺得現在的學生已遠不如以前。但我告訴他,我到芝加哥大學之後,發現這裏的學生也都非常努力。即使到了1974年,我到柏克萊之後,我的學生也都很努力,他們都日以繼夜的做研究。

有位柏克萊的希柏格(Seaborg)教授告訴我,在我搬到 Lawrence Berkeley Building 78之前,下午五點鐘,所有的燈就暗了。而我到了之後,每天晚間燈火通明,學校有了新氣象。因為我對科學是滿懷熱誠的,學生跟著我做。而希柏格教授晚上不回實驗室、週末也不來,他的學生也不會回去。過了幾年後,我去德國拜訪一個研究所,有位教授也對我說類似的話。說他的學生每次休假回來,第二天就討論下次去那裏休假,也許他應要把他的研究經費給我,因為我在美國這麼努力。我告訴他,如果你常常在實驗室,學生就不會一直在計畫下次的旅行到那裏去,而是計畫下一個實驗是怎麼做的。若是教授保有年輕時的熱誠,想必學生會跟著走的。所以當很多老師說一代不如一代時,該檢討自己是否變老了,是否花較少的時間在做科學研究,若每天在未知的世界奔波探討的話,我想還是會有很多年輕人跟著一道走的。以身作則,學生不但會跟著你,有時會跑的更快。

此外,我們應多鼓勵學生,讓他們有信心努力往前,千萬不能如我們在國小或國中時一樣,所有的教導只有一個進度,一個方向。老師一直說你這個不會,那個不會,一直說你不行,你不行。學校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地方,而非一個失敗的地方。學生要成功才會往前走,這在設計題目給研究生時即要注意,因為研究生在四、五年之內要離開,若頭幾年沒有結果,很容易失去信心,讀不下去的。英國的情形就常是如此,因為英國的學校獎學金只有三年,時間到了,給學位就走。我曾收了一位英國牛津大學的學生,他有很好的推薦信,也非常聰明,但他以前的論文題目做不出來。我因為知道他沒有成功的經驗,馬上設計一個實驗,讓他有成功的信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常需要幫助,特別在最困難的時候,更要提他一把。

我在美國努力那麼多年,也不知自己做對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只是看到很多學生滿懷熱誠進來,滿懷熱誠出去。其中,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位挪威來的物理系學生,在博士論文之中對我表達感謝之意,而對物理系的指導教授,只提寥寥數語。他說他在我的實驗室裏,能儘情享受研究科學的熱情,並經常和大家一起討論。教授能常和學生在一起,關懷他們、一起討論是很重要的。

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為學生營造很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有成就的人,比指導學生研究的方向更重要。我到芝加哥大學教書後,前後陸續做了八、九個很複雜的儀器。若所有的儀器我都自己做,大概三個月可以做一個出來。可是我要學生做,他們剛開始什麼都不懂,連畫機械圖都不會,很多事情都要慢慢教他們。從功利的觀點看,教學生做實驗是不會比較快,同時,一個研究生常常到了可以做實驗時,就已寫好論文,要說「再見」了。但從人才的培養及享受來看,沒有什麼可比看到年輕人學成的感覺更快樂。我常向年輕的教授說,多花些時間和學生一起做實驗,雖然表面上自己浪費時間,但長遠看來,對自己發展及整體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對於我們不知的未來世界,在和學生摸索、討論的過程中也不一定能解決。但若是教授耐心聽,指出問題,老師和同學都可以學到不少事情。重要的是,一起做科學研究是很有趣的。學生剛開始時,常提出一些很笨、不合理的問題,經過幾次解說後,就慢慢地提出很好的問題,變的很能幹。啟發學生比指導學生方向更重要的。

我最不喜歡看到有些老師把學生當成廉價勞工,常要學生做很多事。在英明教授的領導下,可能學生可發表很多文章,為指導教授解決了一些問題,但很可能沒有學到什麼。我一定會讓我的學生有主導的機會,而不是我的一雙手去推動我自己的工作。每次教授要學生做一件事,都應以身設想,是否自己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如此做。當然若是學生自己願意做的,有自己的構想,又是另當別論。

此外,要培養學生就要有責任為學生營造很好的研究環境。所謂好的環境包括大環境及小環境,大環境是一個大學、一個學院的環境,小環境則是一個研究室的風氣。我到過美國很多大學,每次講到芝加哥大學,都很懷念。因為該校不大,教授之間很多討論。在創校時,洛克斐勒先生就說這是所研究大學,教授不但要教書,也要做研究。每年三個學期,總有一個學期可以不教書,專心做研究。每個教授中午都在教授餐廳吃飯,彼此常常有很多各種學科的討論及活動,感覺這是個學者的社區。

而到了柏克萊的化學系時,規模很大,什麼都有,但也因此減少和別的教授溝通、互動的機會。對一個研究室來說,研究生之間要如何坐在一起討論,把自己的困難講出來,也從別人學到一些東西,是教授很大的責任。此外,一個教授在收了研究生之後,也應負起營造一個環境,讓研究生可以有毫無牽掛地做研究,這包括有足夠的錢可以解決衣食住行的需要,但不要有太多錢去煩惱要如何花。也就是說,收入可以到吃住都沒問題,但不能到每星期都去聽歌劇。

此外,我們要讓年輕人多接觸學術上有成就的人,並和他們討論學問。如此可以打開年輕人的眼界,並知道有成就的人在想什麼、有什麼遠見?為什麼他們有那麼大的成就?年輕人一定會發現,即使很有成就的人,談了之後,也覺得不怎麼樣。如果自己努力的話,一定可以做的比他們好,這也是和名人接觸的另一優點。

學生找研究題目切忌好高鶩遠

在過去幾年內,有些美國的教授朋友告訴我,他的大陸學生好高鶩遠,常要做些艱深的題目,以為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得諾貝爾獎。這些學生不了解科學研究的能力是一步步學來的,研究的題目不是圖書館找的,是教授根據以往經驗所得的題目,若學生覺得那個教授的題目有趣,則跟該教授做論文。事實上,我們科學所知道的很有限,每個人在研究中,會發現奇妙不能解釋的現象,往往成為以後的題目,這些題目剛開始是從年長的人得到的,但年輕人慢慢地就知道如何解決。

學生好高鶩遠不是研究科學的好習慣。有時候,有的學生也很狂妄。記得我在台大化學大二時,常和台大物理系的學生談世界上許多還沒有解決的理論。不懂為什麼愛因斯坦這麼聰明,還不能解決地心引力、電磁場、強力弱力的一些問題,把力、場從更根本的方向統一起來。我也曾買了很多相關書籍,想解決許多愛因斯坦不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好高鶩遠的學生,教授應指導其先從根本了解,發覺有些路不是此時能做到的,很多的成就是一輩子的努力,是一步步的走上去的。好比從這裏到二樓,要一步步走樓梯上去,若要一步跳上去,可能要跳一輩子也跳不上去。

結語:人生最有趣的事是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總覺得世界上,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人不一定要那麼多。每一萬個人中,有三、四十個人做就夠了,如此社會的負擔也差不多。還有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研究工作,不能鼓勵每個人都從事研究工作,或以為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不錯。更因為研究工作的職位空缺是有限的,不能盲目的要研究生做研究,把每個研究生當作將來要做研究工作的人。

我國每年增加約二千個博士,包括有一千兩百位從國外回來及八百位國內的博士。不應是每個博士都做研究,很多人可以投入實務工作或是生產界,學的技能也可以對社會做出貢獻。如教育界國小、國中之老師,政府界的環保工作等等也都很好。真正研究工作人員,應是真的對研究有興趣的人,讓這些人可以沒有失去工作的憂慮。

有一年輕人說他小時候原本父母親因為家庭環境不好,要把他送給別人養。但他為了可以留在自己的家中,向父母親說「我可以不吃飯,喝水就好,不要把我送給別人。」後來他母親也因此沒有把他送給別人。要享受自己的人生,則要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錢賺少一點沒有關係,沒有飯吃的時候,喝水就好。因為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則會努力的做,努力做則會有些成就,有成就會受到鼓勵,就會有成就感及滿足感,這是人生最有趣的事。所以只有真正熱愛科學及喜愛科學的人,才需要從事研究工作。若是國中國小教育能如此的教育孩子,不要鼓勵所有的孩子只重視智育及升學,則真正做研究的人可能越來越少。

有個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在得獎時說,學校對我很好,給我做研究,給我錢,又給我好學生。我的一輩子渡過了很興奮、很快樂的日子,再也沒有什麼比做研究更高興的事。對於真正對科學工作有興趣,而且又能做出貢獻的人,從事研究工作,在人類未知的社會走出一條路的,也如同在原始森林中漫步、探索一樣,是那麼的有趣、值得的。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的網路文章,康師傅搶購風潮的時候看感觸超深。 
埋怨台灣有多麼地不好之前,請先瞧的起自己、問自己有沒有從自身作起。


為了你我的工作與未來,珍惜台灣!

從我為何買不到臺灣製橡膠手套談到晶圓八寸
這是一個在聯電的工程師寄的...:

我不是學經濟的,也非經濟系畢業的,但是我知道臺灣晶圓一去中國,臺灣的晶圓就全都關廠,我先告訴大家一個事實,臺灣製造醫療用手套的十多個大廠,這一年來全部關廠了,因為我買不到了。這件事情是幾個月前吧,事務主任說:「奇怪了,怎麼都進中國製的貨。」問之前的廠商是怎回事,廠商的業務代表小陳,就到會議室說:「臺灣的手套工廠,都收起來了,敵不過中國的報價。」私下我好奇地詢問:「臺灣的橡膠手套技術,中國怎麼會了呢?」小陳就娓娓道來中國本來沒有製造高醫療手套的實力,臺灣有十家手套公司供應全世界醫院,市場很大,很賺錢
~~高雄的一家橡膠公司(兄弟檔的)看到臺灣飯桶媒體說,中國市場勞工便宜、去中國投資更賺錢的美話,該兄弟就想:一個勞工便宜十分之一的話,一千個勞工,一年就多賺三千萬喔~~所以就把廠一部分移到中國東南,工廠移到中國後,剛開始三個月賺了錢,就擴充生產線到河北、瀋陽,他在石家莊的廠,技術被中國以偷竊的方式得到了--製造高級橡膠--之後石家莊書記就以國營企業的廠子,開始生產一模一樣的高級手套,搶單子,臺商怎麼搶都搶不贏國營企業,為了搶單子,壓低報價亂搶單,打亂了市場價格,很快的,台商支持不下去收攤了,很快的,就連在臺灣的橡膠工廠也敵不過中國的國營橡膠廠,一個個倒閉了,臺灣像膠工人,幾千個被資遣了,工人失業,幾千個家庭就失業了...失業率提高了飯桶媒體回過頭罵政府,鼓勵台商去中國赴死的飯桶媒體...是製造臺灣失業率的原兇,還敢厚顏的罵政府。後來石家莊這個書記高幹,把橡膠生產線變成六條,變成自己經濟?創造自營的工廠,賺大錢,把錢匯款給他在美國的子女。

中國人的策略就是偷到技術後,以國家的力量壓低價格?並以水災稅、飛彈稅、環保稅、狗屁稅......等等各式各樣的怪稅把台商壓死...臺商永遠玩不過中國政府~~一個臺幣一百元的垃圾桶,中國政府叫你台商以十萬元買一百個小垃圾桶,你就得買,否則就開五百萬的罰款,你買不買?中國要你台商死,只要一眨眼、一揮手,土地說好免錢的,只要中國說:土地現在要收錢了,一坪租金一千,台商馬上撐不下去...更恐怖的是,不只是台商撐不下去,就連臺灣的廠商,也敵不過中國瘋狂的低價報單。美國為什麼沒有把八寸晶圓移到中國?臺灣的八寸晶圓一但到中國,若被中國偷了技術後不但中國的台商死亡,就連臺灣所有的竹科全部死亡...飯桶記者常常騙臺灣人的一句話就是:臺灣出超中國兩百萬美元(臺灣賺中國兩百萬美元)這真是狗屁的話,兩百萬美元是臺灣的機械,臺灣的高科技的機械,臺灣把兩百萬美元的機械賣給中國,賺了兩百萬美元,但是,臺灣這兩百萬的機械,可以讓十萬臺灣人就業、臺灣人薪水50億、以及千億台幣的產值。臺灣從中國賺兩百萬,卻造成了臺灣產值減少千億、DP減少一成(約一百億美元)中國賺兩百萬美元,卻造成臺灣少賺全世界百億美元?這是不是白癡...還叫什麼??PS:相同的道理,全大陸最大的速食麵康師傅以低價回銷台灣,要來搶奪台製的速食麵市場大餅,想想看,以現在被搶購一空的情況來看,如果被其搶奪成功,台灣的速食麵廠商又有多少會倒閉,又有多少人又要失業?所以台灣人應發起拒吃康師傅活動,將康師傅趕回大陸.請轉寄給你身旁每一位愛台灣的人吧~~三十年前小弟盧如村LevelGroup(水準貿易公司)代理台中豐原(民安化學工廠)出口[橡膠手套]銷往亞.非.歐美..地區,十五年後已經被中國廣州橡膠手套十幾個國營廠幹掉!可想而知!每人轉寄一次,最後可能影響台灣1/6的人喔韓國人,仇日,恨美,欺台灣。台灣人,哈韓,愛日,P美國。你說怎麼辦?別小看自已的力量,每人轉寄一次,最後可能影響台灣1/6的人喔。

---記不記得十年前韓國和我們斷交的時候,韓國政府在一夜之間毫無預警地,全數將我們駐韓漢城大使館的財產過到中共名下。這是和我們斷交的國家裡最惡劣態度。
---再看看去年年底在漢城的電玩大賽,台灣選手打敗韓國對手晉級決賽,結果呢?韓國主辨單位硬是要脅台灣定要再和韓國再戰一回,要不然就視同台灣自行棄權。這等行徑連其它國家都看不下去,一起幫台灣向韓國抗議。
---冠軍曾政城在頒獎時揮舞國旗,結果被韓國當場沒收。更過份者,居然盜用我們國家的名義在大會網站上發佈道歉啟示。完全不把台灣看在眼裡......................

---知不知道在網路上:反華人網站(
www.antichinese.com)、仇恨日本網站(www.hatejapan.com)、反Sony(www.antisony.com)…等的煽動網站是誰經營的?答案是韓國人。反過來說,有沒有反韓國網站呢?很抱歉,www.antikorea.com早被韓國人註冊了,他們可以用這些情緒性地網站批評別人,卻不容許別人這樣對待他們。
---實在想不出來還有哪個國家如此自私和沒有風度。

---目前我國與韓國在國際市場上爭奪LCD佔有率,由於韓國在政府的撐腰下投入大量資金目前暫時領先,韓國LCD廠商為了將台灣趕出世界市場,不斷殺價出售LCD面板企圖將台灣LCD業者逼進死路。各位可知為何日本願意將原本獨佔LCD技術向台灣輸出,日本早在數年前感受到韓國政府企圖利用三星、LG等財團雄厚的財力攻佔全球市場的事實,日本廠商自知光靠自己,無法與韓國政府及財團對抗。
---日本不得不向較友善的台灣輸出技術,希望台灣能和日本一齊對抗韓國。
---台灣政府喊出兩兆雙星不是沒有原因,因為我們台灣未來的希望全寄托半導體產業及光電產業,而LCD技術正屬於光電科技的範圍。---韓國為了打擊台灣在國際市場上常用技術干擾【專利訴訟】等,一切只是為了想獨佔市場,所以可知為何台灣的LCD廠商為何只有和日本合作,卻看不見韓國廠商與台灣合作。目前韓國五代廠已開出產能當然可以用低價攻佔市場盡全力將台灣趕出市場,因此台灣廠商不得不殺價跟進,所以我要告訴各位網友,支持國貨不是因為民族主義作祟,而是關係台灣未來的前途。

---以下的數據是聯合國依照購買力評價計算出公元兩千年的平均國民年所得,貨幣單位是美金計。
日本:約三萬八千美元
美國:約三萬七千美元
新加坡:約兩萬七千美元
香港:約兩萬六千美元
台灣:約兩萬三千美元
韓國:約一萬三千美元
阿根廷:約 八千美元
馬來西亞:約六千美元
菲律賓:約四千美元
大陸:約八百四十美元
印度:約七百美元

請大家比比看,韓國的年國民所得充其量只不過台港星的1/2、美日的1/3、阿根廷的3/2、馬來西亞的2倍、菲律賓的3倍、大陸的15倍、印度的18倍左右,在已開發國家裡,是唯一平均國民年所得低於兩萬美元的窮國,簡直夠不上已開發國家的行列。同時,大家也都知道韓國向來是對台灣極不友善,而且在經濟上算是我們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而我們的反應呢?不止把大筆的銀子雙手奉上,還一股腦兒地哈韓。

知不知道韓國三星N-105可上網手機在美國多少錢?有空去C-Net查查看,如果辨門號的話,免費送給你。再來,三星最新的彩色PalmPDA手機I-300在美國只不過美金$349。各位再看看他們在台灣賣多少?三星這種次級品到了台灣反而自稱高價位,動輒多是一、二萬以上。買到的人還沾沾自喜。再看看另一個韓國貨手機Sendo,在國外,連聽都沒聽過,這個廠根本只有作代工的份而已,可是一到了台灣,馬上雞犬昇天,成了舶來品,價錢跳了二倍還有人搶著買。換成是到了最重品質的歐洲和日本呢?哪裡看得到韓國的手機,根本沒人買,原因很簡單:---品質不合格。可悲啊,結果這堆韓國次級的垃圾,全倒來台灣!順便告訴各位,韓國手機在哪兒賣得最好呢?中南美洲和菲律賓,也就是這些連台灣年所得一半都不到的國家。就連在年所得只有美金840的大陸,都寧可買他們國產的手機也不削韓國貨。

再來看看韓國車,像現代和大宇,在台北街頭愈來愈多。有空去看看美國最具權威的消費者指南『(ConsumerReport)』去年的評比從安全性到故障率一片長黑,最後編輯的結論是『工業水準以下("BelowIndustryaverage")。』沒關係,全都銷來台灣。反正台灣人哈韓嘛,不來台灣淘金要去哪裡?再順便告這些韓國車在哪兒賣得最好呢?除了韓國自己以外,就只有印度和菲律賓吃得開了。

台灣的消費者啊,尊嚴是靠自己掙來的。當你出手買下這些韓國貨時,有沒有想過你正在將錢拱手送給對台灣最不友善的經濟對手。同時,面對這一堆哈韓風,請各位再想想,韓國連我們的國民所得都不如,有什麼好哈的?這些韓商吃定台灣人,惡意烘抬價格,反觀我們,把這些次級品全拿來當寶,如果我們敢對韓國貨大聲說『不』,這些韓製品敢以高價傾銷來台灣嗎?看到一堆台灣人迷韓國的醜態,除了痛心以外,還有什麼好說的呢!?當MadeinTaiwan在國外受到大家的肯定時,我們卻不屑國產品,反而把韓國製造這種次等貨捧上了天!請不要埋怨台灣有多麼地不好,請先問問你、我自己有沒有從個人本身作起。在國外,我很珍惜,也很驕傲我來自台灣。很希望、真得很希望這不是我一個人微小的心願。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場菁英對談,是極「勁爆」的。林懷民是雲門舞集創辦人,傳說中的「老林」(藝文界的暱稱),姿態柔軟、循循善誘;但說起理來好惡分明、甚而疾言厲色,把聽眾嚇壞。這場對談,全都有了。

經營現代舞團與經營報業,有極類似的情境。林懷民用抽象語彙,深描社會情境、再揉入身體之美;林懷民雖不承認,但它終究是菁英的。

雲門三十三年的台灣經驗,草根、在地,如何與菁英文化接續、對話,與知識產業前端的報業,究竟要走「質報」還是「量報」,問題相仿;迎合與創造之間,是藝術的難題,也是報業經營之道。

這場對談約在雲門舞集台北辦公室進行,雲門「藏」在復興北路一棟舊式華廈,附近小吃店、診所林立,住商混合。林懷民其實沒有「辦公室」,他常戲稱辦公室就在八里的排練場、在塵世間。我們借用他口中的「老闆」、雲門執行長葉芠芠的辦公室進行對談。

林懷民開門見山說,「聯合報」太「藍」,政治新聞太多,而且觀點雷同,他也建議報社應該培養專屬的專欄作家,要做人才培養,因為過去台灣的知識分子甚多由兩大報系培養,現在都沒了;他談到報社的「核心價值」,應該被陳述、被讀者閱讀。他也提議聯合報該設個獎,彰顯自己的價值、與台灣連結。

林懷民是政大新聞系畢業,並短暫在新聞系執教,與報社諸多編採人員,「血統」相合,他雖謙稱自己讀報不多,只有來台北市的時候,請計程車繞到7-11買聯合、中時、還有蘋果,但他慷慨批評、深入臧否,這樣「批判性閱讀」的讀者,我們必須珍視。

名為對談,主角之一的王社長比較像「傾聽者」。這是一則新聞系畢業的一代現代舞大師,寫給「聯合報」的新聞備忘錄。不管你同不同意。

以下是對談內容摘要:

《不要那麼藍 做台灣人報紙》

林懷民:我對聯合報是有期待的,我當然希望聯合報要賺錢。但是我也希望聯合報不要那麼藍,聯合報現在已經捲入整個政治鬥爭裡,印象裡,幾時看過聯合報說過這個政府一件事情是好的。我們知道這個立場,但要弄到像政黨的宣傳報……(王社長:那,聯合報絕不承認。)可是,對不起,絕對是這樣的顏色,比中央日報還嚴重。

報紙對於國內政治,還有影劇人物,需要那麼巨細靡遺嗎?這變成報紙全部的 function(功能),其他的都被蓋過去。我們不需要那麼多的政治新聞,我們只需要重要的。

以聯合報來講,一件事發生,社論講,下面的方塊跟著講,還沒有讀就知道了,除非你認定你的讀者就是這些,你也不準備讓讀者有更大的視野,大家繼續攪進漩渦。基本上,民眾對這些事都蠻厭惡,我覺得要再努力客觀一點,因為政治人物已經迷糊了,他們是演員,報紙也跟著這樣,全台灣就這樣攪進去了,這是最嚴重的。

聯合報應該做全台灣人的報紙,應該客觀一點,政治新聞的份量不必那麼多。比方出了一個新聞,整個二版都在講一樣的事情,只不過是不同記者馬上的 comment(評論),如果你當做一個藍色的機關報的話,大快人心,像俱樂部一樣就算了,但需要這樣的篇幅嗎?這不是新聞嘛,一路從頭版一直延伸到三、四版,一個基調這樣下去,我不必看就知道立場,久了,也不需要看。到真需要有作為時,它也無法有作為了。

我覺得可以有立場,但處理的手法上,不是這個樣子。我沒有為任何人講話,但一個報紙怎麼會變成這樣呢,而且非常嚴重。我覺得不太好。

王社長:謝謝你的意見,我們會做討論。你剛剛非常開門見山的講聯合報很藍,國民黨執政的時候,我們也是扮演同樣的監督角色。

《議題出來猛 然後就不見了》

林懷民:你們媒體應該非常知道「印象」與「形象」的差別。如果還需要你這樣解釋,通常太遲了、太辛苦了。這個印象是無法改變的,以台灣長期的發展,應該挪出更大空間來談事情。從一版到四版,從來沒有公共議題。(王社長:有吧?)No,沒有 issue(議題),只有政情及政治人物的起起落落,現在國家的業務,除了兩岸、三通之外,難道沒有別的議題嗎?我們沒有被 inform(告知)。媒體應該去監督這些議題。政治人物的攻防,永遠是瞬息萬變地在玩,選舉時也沒有議題,以致永遠在談一個很高、卻不能解決的兩岸問題。

《猜謝下蘇上 到底誰在乎呢》

沒有別的事情嗎?外籍移民不是問題嗎?很多議題聯合報都有專題的關心,你們也很關心弱勢族群,但出來的方式是猛的,然後不見了。(王社長:沒有延續力?)對,沒有延續力。

還有,國際新聞太少,現在我知道很多知識分子可以不看報,就等著周六、日看陳文茜的電視節目「世界周報」,這不只是陳文茜的魅力,是她的內容。可不可以回到過去報紙都會做的,到了周末有國內外大事的 review(回顧)?比方夏隆生病了,重要性在哪?什麼是巴勒斯坦問題?我們要從頭講起,什麼是歷史,我們政府立場在哪裡,我們現在完全沒有歷史感,在新聞角度上,應趁機做一些補習。像這次 WTO 開會,如果台灣沒有派人去,新聞就不見了,是媒體使台灣覺得與世界沒關係,原因是太鑽在前面三版那些雞飛狗跳的事情。現在預測「謝下蘇上」,I don’t care,需要那麼大的篇幅嗎?變得像連續劇一樣,長遠來說,對國家是非常不幸。

《谷底畫條線 台灣別再往下》

Weekly Review 一定要有背景說明,而且告訴讀者跟台灣有什麼關係。今天我們不可能自絕於世界,可是台灣人沒有這樣的 awareness(警覺),也許有這樣警覺的人,是在企業界,其他文化界、報紙、電視都不說話了,現在大家全部在 give up、give up(放棄),我不喜歡,我覺得谷底是我們決定的,畫一條線告訴我們自己:不再往下去了!台灣不能無限沉淪,媒體絕對是推波助瀾的。

譬如蘋果電腦的 iPod 新產品出來,應從頭說起,而不是變成擠在後面消費版去了,應該把前面版面挖出來做這些。現在,我們看到的新產品報導,完全跟商機配合,它沒有對與我們文明、文化更直接的關係討論,iPod 是台灣做的嗎?我們應知道這些。現在台灣中空化,非常危急,這個問題很嚴重,所有收到的訊息都與商業、消費文化有關;大家認識的是都是東西、價錢。

《都跟蘋果走 卻還要穿西裝》

我當然希望文化的東西多一些。影劇新聞對報紙的生存固然是重要的銷點,但需要每天這麼多嗎?還是可以減少一點,把所有東西都在星期天贏回來,創辦一個驚人的刊物,把影劇搬過去,不需要每天這樣玩。老實講,大家跟蘋果走,卻沒有一個贏它,因為你還要穿西裝,蘋果是不穿的。你要想一個辦法,如何去調適?蘋果很敢,很多東西都做在頭條。你們民生報周刊不夠。

周杰倫的新聞需要每天都有嗎?影劇版四頁可不可變成兩頁?我不知道,這要動到發行部的根本了,是不是?

王社長:more or less(多少有些)。

林懷民:那有沒有奇招?能不能看到一個驚奇的,比方,我給一整頁的大照片,也許是林志玲特寫,也許是一幅名畫。現在全部蘋果化,但又不夠狠,就是不夠好嘛。如果我要辦報,我希望辦個「信報」(香港的報紙),乾乾淨淨,重要的事都看完。聯合報文化版做得不錯,仍然是議題討論得不夠。有時我覺好慘,周一的紐時周報夾報,好像在打自己報紙的耳光。英文版那麼多的內容,跟你們用那麼多的篇幅來寫那麼一點台灣的東西對照,像聯合報在打自己的耳光。I’m sorry!

對現在的傳媒,我的說法或許被認為太老、太嚴肅,不賺錢了。但我提的只是一個度數的調整。對我來說,台灣統不統、獨不獨都不相干,反正統了、獨了,都還是讀這些報紙,極端無趣。即使要統,也要統得有尊嚴。誠品信義店開幕,我進去看了快要哭,在那裡有人的尊嚴,一個台灣夢的極至表現。在化學、物理、參考書區會跑出一個藝術的書櫃,就藏在那裡。

《重政治行銷 中間質感沒了》

一個文化起不起來,和媒體有很大的關係。現在只有吵架的文化,連語言都沒有。

記者寫稿,也不必再講求文字,結果是政治人物沒有語言,媒體沒有文字,一個社會裡文化最底的 proper language(正派的語言)都喪失了。你被人統、或變成別人的五十一州,I don’t care!現在連語言都沒有,很慘。

社論有時寫得好,有時不好,可是以前于衡(編按:前聯合報採訪主任,去年底過世)那個時代,這些東西哪裡是這樣玩的,真的是推敲出來的,現在只有立場,其他統統不重要。一個是行銷立場,一個是政治立場,中間的質感跟講究都沒有了,沒有講究就沒有 cultivation(教養),怎麼玩都可以。每個人都很 frustrated(挫折感),知識分子全面感到挫折,那很恐慌很嚴重。

《養專欄作家 不要掐住立場》

這裡可延伸一個問題:有沒有人一言九鼎,聯合報有沒有栽培各種的專欄作家?

中國時報有南方朔、陸以正的文章,你必須看,那不是年輕記者「反射性」寫出來的,可是聯合報看不出哦,張作錦已經是移到副刊去寫。如果你培養專欄作家,你要掐著他跟著你的政治立場走,那他也沒有 credit(功勞),還是要騰出自由言論的「租界區」吧。整個社會都沒有知識分子的 leader(領導者)。

所以變得很有趣,前面在演政治連續劇,後面的表達方式是不負責任的讀者投書,中間沒有人在說話。

全世界那裡有報紙沒有專欄作家?不可能的。Editorial(社論)之外,還是要有一言九鼎的人出來講話。現在大家都奮不顧身跳進去,媒體也是,台灣最糟糕的是,像這回林義雄出來講話,已經是無效的,連馬英九,計程車司機也在罵他不沾鍋。報紙當然要有一、二個名人出來說話,但如今沒有所謂真正的大老,只有一群亂七八糟的記者組合起來的一個亂七八糟的媒體。

你不培養,就沒有;以前難道不是報紙培養出來的嗎?你用三年試這人、試那人,而且要跟他講清楚,你在我們這裡開專欄,就不准去上電視……。我喜歡「壹周刊」的作法,每期給劉大任、張惠菁一千美金,就養起來在那裡,他講一點藍的不好的,你也要聽。以前王伯伯、余伯伯(指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會去那些人的家裡拜訪,他們在辦公室很威嚴,但真的禮賢下士,陶百川就是這樣出來的;「神明之所以靈,是因為大家拜出來的」。

我在乎台灣有沒有一個聲音,是大家願意去聽的。這需要培植,要給他很大的空間,不然就愈來愈薄。

現在學生,你給他什麼,他就變成什麼。現在不給他們人文的養分,30年後會怎樣?

媒體影響學校啊!現在沒核心價值,統統沒有,日本、韓國這些東西並沒有丟喔。聯合報到底關心什麼?這些東西不能斷。老實講,除了國內的政治、兩岸議題,我看不到聯合報關心什麼,有時殺出一個愛滋病的議題,但那也不代表聯合報是關心的。

《只在相對論 看到人的觸動》

「相對論」是好的,表示在林志玲之外,還有另一種名人的存在。這裡面有人,我很欣賞,因為現在整個媒體裡沒有人的 touch(觸動),我看不到人,除非失火或強姦等事件。可是相對論裡,觸及一些歷史,人與人或階層的,我只有在那個版看見「台灣的人」,其他版我只看見意識形態跟消費的價格標籤,都是宣傳。相對論非常好,你可以每天在這個版面做這類的報導,而不是每周一次,人的溫暖、感覺要出來。

聯合報到底支持哪些議題,關不關心人才培養,你要用五年或三年解決。至於你關心的議題,只要你堅持,一定會改變社會,不是偶爾來一下,你要 commit(承諾),這就是核心價值,越堅持,社會真的會改變。

王社長:非常感謝你提到這點,我們這一、二個月,就正在討論要長期深入關心哪些議題,未必是報社的記者做,也可以是請外面的專家。你認為社會最需要關切哪些議題?

《可以設個獎 給偉大小人物》

林懷民:文化是一個,外籍移民、貧富懸殊、勞工、清廉都是重要的。以文化來說,文化中心是最大的議題,文化很抽象,但文化中心不抽象,是一個藝術家與民眾溝通的通路。雲門去紐約演出比到豐原來得容易,我們的文化中心是不作用的,它碰到地方利益的問題,我認為這可以討論,要培養憧憬、想像力,做催化劑,讓老百姓的素養決定一切。

聯合報有文學獎,但我覺得還可以有別的獎,這人可能是無名的,但他正在改變某個現象,早10年,可能是未成名的伍佰;聯合報對台灣的認同,透過這個人來呈現,可以彰顯你的價值在那裡,不一定給林懷民或李安。

對不起哦,我現在只看到聯合報在政治上的價值,我看不到其他的價值,所以對我來說,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報紙。你會說,「我有大陸新聞、國際新聞」,但我覺得只像百貨公司。誠品書店裡有許多座位,我看得到它的價值,它不只是在賣書而已。

《不能丟石頭 邊談族群融合》

聯合報以前看得到它某些堅持,在更早的時候,它的政治堅持,我們覺得幾乎有點可愛,你懂我的意思嗎?但現在已經沒有這個了。我坐計程車去買份聯合報,司機會大聲說:「你買聯合報!」聯合報一直在談族群融合,可是你的報紙沒有做到,你在參與族群的分裂,一面控訴別人,你卻沒有比別人好,你石頭丟得比別人兇,因為你有武器。

你仍然可以有立場與堅持,但可用於某些議題上的堅持,而不是那樣地介入人的臧否,我絕對看不到游錫方方土可以在這裡得到任何便宜,即使做得再好都沒有用,我覺得這是不好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也有立場,但不是這樣做的。

人權是重要的,現在,我覺得媒體的人權都撲殺到政府去了,好像媒體的言論權受到障礙,那你有沒有設身處地想像別人受到的遭遇。如果無法回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人的觀點看,族群問題永遠無法解決。

如果我是聯合報主事者,第一年的年終人物,我會給台灣人,做出我的氣度,從這裡開始。即使違反我的某些政治立場,大家慢慢來紓解這問題。

對台灣,我看不出希望。大家都在講,是因為兩岸的問題,其實不是;兩岸的問題之所以未解,是因為老百姓的情操、教養出了問題:只要錢跟東西,只要日子能過,誰來管都不大要緊。上面的人還煞有其事吵了半天。

媒體是一個標竿,需要長期經營,可是現在連動都沒有動,它常有些關心社會的「姿勢」,從阿扁扮超人開始,大家開始在做包裝,全是姿勢,看不出真正的關心,除了政治的,像英九兄當選了,你要不要罵他呢?罵他,是不是助長了蘇貞昌的氣焰?花很多時間在做這一類的考量。

我們自絕於世界之外,跟國際那麼遙遠,媒體沒有報導,到國外去觀光一百次也沒用,平時沒有教育,觀光客經過一棟房子不知這是唐寧街十號,連常識都沒有,更不要談願景。

大陸整個國家問題相當多,但他們人很多,照比例來看,知識分子也很多。我去上海,坐在房間連續三天,每天接受八小時的訪問,記者每個人都帶兩至三頁密密麻麻的問題,他們與我聊天,聊國際舞蹈的現況,向我借錄影帶,自己存錢到愛丁堡藝術節待一整個月,讓我想起台灣的七○年代。你到復旦大學去看,圖書館徹夜通明。

大陸這代的年輕知識分子饑渴、知道要上進,我問他們台灣應該怎麼辦,他們會說:「如果對他們好,就這麼辦,西藏、台灣,要走就讓他們走。」這一代是很驚人的,可是台灣的狀況是,不管是知識或世界的,沒有年輕人要跟你談這個。

可是,只要你的報紙每天講這個,他就來了嘛,報紙是資訊的來源。如果今年我要給一個獎,我會給陳文茜,許多人每周末晚上都要回家看她的節目,因為這個節目為大家做 summary(摘要),而且是鮮活的,為何報紙不能這樣做呢?

對不起,講這麼多。

王社長:很好、很好,真是謝謝。

《平衡批政策 只要剖開問題》

林懷民:政府政策不是不能批評。你可以兩邊取話,可以有平衡的方法,落筆不要那麼重,要談問題,然後加上學者看法,你只要把問題剖開來。另外重要是,好的事情也要講,像婦女團體的紀惠容為什麼不放在頭版呢。我現在最喜歡看壹周刊,寫作是一流的,整個輪廓非常清楚。

媒體一直講三通,可是大家只看到通了,就不必走八小時,但通了之後,我們應該有怎麼樣的準備,沒有人談。如果大家找出共識,立委自然會跟著把它拿來當議題。

像高鐵,大家都說很爛,但它馬上就要通車了,對台灣的影響是什麼,我們都沒有討論這些事。禽流感的配套在哪裡?要等到死了人,我們才來思考。如果我們問衛生署做了什麼,就會引起注意。大家被蘋果日報、壹周刊影響那麼大,但你把它扭回來也是另一種辦法啊,只要你把價值解釋清楚,堅持這樣做,版面慢慢改,你的影響力就會建立。

王社長:我們內部正在談如何發展議題的問題,包括你說少談政治、三通,但現在談台灣的問題,很難不談到政府的政策,包括生活、經濟、文化層面。我上個月跟同仁談,聯合報的立場是支持三通,但我們應該進一步告訴讀者:三通之後在各個面向的好處、壞處是什麼?

林懷民:報社要有人長期、深入來統整這些資訊。你可以拿這些問題來問謝長廷,而不是攻擊他,老是主觀說「蘇上謝下」,然後「陳水扁又在玩什麼!」你老是在告訴我計程車司機都有的常識,一本正經在浪費篇幅,還是告訴一些我需要知道的事吧!我們很需要有希望、溫暖、有趣的東西,然後可以上頭版。不要變成只有政治或影藝宣傳。至於什麼「蘇上謝下」,它只是個報導而已,老實講,你有什麼好分析的,說不定這又是一年的故事而已。我的意思是,你可以說這些,但把 column(專欄)變成 gossip(八卦)就不行,這些東西我晚上去看唐湘龍的脫口秀都比你精彩,不要老是重複。

王社長:雲門在成長過程裡,有沒有碰到菁英文化與通俗市場的衝突?

林懷民:雲門從來沒有。因為我讀聯合報時,也讀中國時報、壹周刊,我就愛讀所有這些,我是「垃圾桶」,我有很通俗、最低層的東西,你看「狂草」不會覺得「哎呀,我統統看不懂。」我吃路邊攤、我從鄉下過來的,我的領域很大,我從來不覺得知識、藝術很了不起,都是一樣。像壹周刊每期寫一些瘋狂女生怎麼樣跟人家亂睡,我有時候覺得:哎呀,他怎麼寫得那麼好。

我覺得整個媒體太懶惰,為什麼晚上電視出來,都是一樣的消息,然後罵起人來振振有辭,沒有一點專業的樣子。這完全取決於老闆,你要求的是文體、有突破性的東西,還是就照這模式做,因為這才賺錢,因為發行部這樣說。

《報紙愛改版 比換閣揆還快》

我覺得你可不可以闢出一個租界區,年底再來算帳,別撤來換去,現在報紙改版,比換行政院長還來得快,一天到晚改,讀者簡直找不到要的東西。讀紐約時報,知道去那裡找你要的,而且是一輩子、幾個世代下來,就是這個樣子,大家要吵架可以在同一個地方。大家都說「聯合報」保守,我就希望再保守一點,穩住吧,你要變,三年一變吧。

王社長:我們改版速度算少的,微調是有,很少大的改版。

林懷民:老實說,特別我在工作時,我必須斷絕台灣所有的消息,因為看到這些報紙,會不高興,需要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來找回力氣。我每周讀 TIME(時代周刊),周一讀紐時周報,然後看一下 Herald Tribune(國際先鋒論壇報),我喜歡讀論壇報,有很好寫手,你們為什麼不和他們合作?

剛剛我說過,也許你們每個星期有一頁、彩色的,就介紹文化的東西,比方本周介紹安藤忠雄、蔡國榮。我們台灣永遠在撿別人做過的,比如馬友友被炒成這樣,到最後全世界好像只有馬友友,像 Zaha Hadid、村上春樹最近在美國紅成這樣,我們也沒有介紹,應該有評論,大陸現在都有喔;我們不能只知 LV、NIKE,文化的平衡一定要進去,比方李安現在做「斷背山」,可是「斷背山」的作者是誰,有誰能夠答得出來?他寫南方、偏遠地區的、屬於美國作家的傳統,脈絡是什麼?我覺得都應該餵給讀者,一周一個就好了。你們每周一做紐時周報,就把文化版取消,為什麼要拿走?

《文化要孕育 不能只知道LV》

我要講的是,到最後仍然是文化決定一切,文化要不斷不斷地孕育,沒有它真的就完蛋了。你看那麼多 LV 賣到台灣,那些所謂的「名媛」穿成那樣,很可怕的,有了文化,跟新加坡、上海、香港比,我們仍然贏。現在全部在講「奶」跟「雞雞」,我們需要一點東西來平衡。

你看「朝日新聞」到現在都還有這個傳統,一個和服的美女,我們也可以有陳靜,星期天嘛!然後告訴大家它的延伸閱讀是什麼,你不必做什麼大事,既然你不幸一天要有四個版的影劇,你就要有東西來平衡,就星期天一天,畫為租界區嘛,像 Sunday Times(紐時周日版),突出你的不一樣,新聞性雖不高,但很有豐富性,讀者會有期待。報紙現在很需要 vision(願景),而且需要「賭」一下。

我們不能在桌上談談就算了。你怎麼解釋二十四小時的誠品書店是開得下來的,還有愛樂電台廣告滿檔,你可以看壹周刊,但你不能忽視另外的這個族群,它也可以被養大的,如果永遠在撿現成的,那台灣就沒有路了。

出處:「聯合系刊」二○○六年二月號,黃俊銘記錄整理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才讀到的信件,向來就喜歡李家同先生的文章,就放這吧! 順手搜尋一下,發現大紀元裡有許多他的文章,真是詭異。我一直以為大紀元是份詭異的報紙。


作者
﹕李家同

一場選舉,多少政務受到影響,現在選舉已過,朝野有沒有認真地處理國家大事呢?看來,答案是否定的。執政黨恐怕已經心灰意冷,在野黨呢?他們一定在等著執政,未來幾年,他們恐怕希望執政黨一事無成,好讓他們在下一個大選中有批評執政黨的具體證據。可憐的是天下蒼生,因為極有可能,朝野都將我們忘掉了。

我小的時候很怕念歷史,因為歷史上記載的老是皇帝的故事,某某皇帝去世以後,某某皇帝繼位,我就是背不出來,考試也考不好。現在國家已經沒有皇帝了,但是似乎我們仍然關心朝廷裡的大官們。

大選才過,百里侯都已定案,但是媒體上討論的仍然是大官們的出路問題,民進黨的黨主席由誰來做?總統該不該道歉?總統這幾天在做什麼?閣揆會換嗎?馬英九會和宋楚瑜見面嗎?明年,誰會出來選北高的市長?我們雖然是一個民主國家,不知何故,我們卻對大官特別有興趣。

我們在電視節目中,一定會看到有些專家在談蘇貞昌何去何從。誰都知道,蘇先生雖然暫時失業了,總不會立刻變成了窮人吧!他一定可以不愁吃不愁穿好一陣子,我們為什麼如此關心像蘇貞昌這類人呢?他們沉寂一段時間,又會東山再起的。

在大選前夕,當眾多候選人和輔選人民在台上哭成一團的時候,我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令人心酸的消息,一位收入不高的父親,付不出三歲兒子的幼稚園學費,一再和園方協商,最後因為受不了這種欠債所帶來的痛苦,竟然自殺了。當候選人在台上流淚的時候,也有熱心的支持者在台下流淚,但又有多少人為這位低收入父親流淚呢?

選舉已過,我們都應該不要再關心候選人的出路了,我們應該將我們的眼光從這些帝王將相那裡移到天下蒼生去。我們國家有很多孩子交不出營養午餐的費用,很多孩子交不起學費,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這些都是我們該關心的事,但是又有誰關心他們呢?

有一位老師寄信給我,他說他最擔心的是社會漠視社會邊緣人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他曾寫信給全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台,希望他們關注一下這個問題,但是這個電視台連回信都沒有。

當我們全心全意重視大人物的時候,我們會對於大人物該做而沒有做的事情無動於衷。我們的漁民因為不懂英文而吃了大虧,政府應該有人負責的,官員也應該有人下台的。可是媒體對這類事情卻沒有多大興趣。立法院裡,也沒有立法委員對這件事追究到底。

我們不該管誰來做大官,或者大官將來去做什麼,而應該關心政府究竟做了什麼,我們眼看這麼多的工廠移到了大陸,我們政府究竟有什麼對策?我們眼看我們的技職體系教育被解體了,我們的政府有何對策?我們眼看黑道大哥越來越囂張,在一位老大舉行葬禮的那天,居然宣布那一天是台灣和平日,試問,政府對於黑道,有何良策?

一場選舉,多少政務受到影響,現在選舉已過,朝野有沒有認真地處理國家大事呢?看來,答案是否定的。執政黨恐怕已經心灰意冷,在野黨呢?他們一定在等著執政,未來幾年,他們恐怕希望執政黨一事無成,好讓他們在下一個大選中有批評執政黨的具體證據。可憐的是天下蒼生,因為極有可能,朝野都將我們忘掉了。

我們有時說「國事如麻」,所謂國事如麻,絕非大官們的布局如何複雜,而是國家大事如何困難應付。很多年輕學子們,對於誰出來做什麼官毫無興趣,他們最關心的,卻是為什麼我們在工業上落後了韓國。更使他們憂心的是,不論選舉的結果為何,我們好像都會繼續落後下去。

在此拜託大家,我們都該不要太關心誰來治國,而應該多多注意如何治國。以目前的情形來看,有可能朝野都只對於如何打倒對方有極大的興趣,而對於如何將國家建設好,卻沒有什麼觀念。這是誰的錯,這是我們的錯,我們該不停地提醒大人物們,我們對於你們的出路毫無興趣,但我們十分關心的是:你們究竟有沒有關心我們天下蒼生。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17 Thu 2005 03:40
  • 轉貼

大龍發的轉寄文章



愛你很好
不愛你更好
這樣我不會因你的異性緣太好而心癢癢


想你很好
不想你更好
這樣我不會因看不到你而四處尋找


擁抱你很好
沒擁抱你更好
這樣我不會期待你的雙手給我一個深情的回報


吻你很好
沒吻你更好
這樣我不會依戀你口中那殘留淡淡香煙味道


陪你很好
不陪你更好
這樣我可以和幾個死黨放肆地在街上遊盪


很多事和你一起做佷好
很多事沒和你一起做會更好
可是... 我還是喜歡你、會想起你、想擁抱你...




要忘記一個人,要用上一生的時間...


==============================================================

給女生的話,我覺得很真到很好笑(都傻傻的犯一樣錯誤)。
原版太長,以下刪改一些贅字。




─ 如果妳的父母以人品為由強力阻止妳和某人談戀愛,千萬不要為了要証明他們是錯的,就拚盡全力愛他。妳會發現妳吃的苦頭遠比想像中多,而稍能收成時,歲月已經沒有留下任何空間可以懊悔。妳不過証明了,那人比他們看到的還爛很多。


─ 一個男人在交往時若已經大剌剌開口跟妳借錢,妳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台中獎率很高的吃角子老虎,或一台短路的自動櫃員機。



─ 妳喜歡「酷」的男人,意味著將來溝通可能會出大問題,他會酷到懶得理妳。



─ 他好歹該知道他想說什麼,否則,喜歡沈默而強壯的男人,很容易遇上暴力狂;喜歡沈默而不強壯的男人,則患憂鬱症。



─ 在路邊發現空出的停車位,會要妳馬上下車去佔住車位等他繞過來停的男人,不會把妳當成寶來疼愛。小心,很多事情上他只把你當擋箭牌。(下車佔停車位的女人在台北市真的太常見了) 



─ 不要因為貪圖免費搬運工,而找男人逛街。



─ 上床時若妳還猜疑著,萬一怎樣他會不會負責?那就不要和他上床,妳還不夠資格。



─ 不要刺激憤怒中的男人,他們會像具攻擊性的爬蟲類。即使妳說的都是對的,急怒攻心的男人仍不會認為自己有錯。



如果他有自卑感,即使妳故意掩飾自己的優秀,也無法提升他的自尊。



─ 如果妳說不要,他還是決定妳要嚐嚐看或假裝沒聽見繼續讓手在妳身上游走,放心,以後他還是不會把妳的話當人話。



─ 交往前三個月,經妳要求而沒改變的壞習慣,通常一生都不會改變,除非他發生空難倖存,從此改變人生或皈依佛門變成沒有欲望的男人。



─ 藉婚姻爭取自由的女人,總會發現婚姻讓她失去更多自由。



─ 據調查,百分之一不到的女人發現完全用男人的錢是一件幸福的事。(我想,那百分之一的女人是因為用不到,所以幻想那一定很美滿) 妳還是早點計劃找釣竿,別急著找冰庫;冰庫裡即使有吃不完的魚,多半也不新鮮可口。



─ 永遠不要想証明自己比他媽媽賢慧。



─ 女人會因談不好戀愛而做不好工作;然而做不好工作的男人鐵定談不好戀愛。



─ 不要對他說,即使他有了別的女人,只要不抱著小孩回來,妳都不在乎。
他會以為自己是有尚方寶劍的欽差大臣,妳也會發現他竟然以為妳不是在開玩笑。



─ 如果妳和他現在在一起不快樂,結了婚一定更不快樂;兩人生活時不快樂,有了孩子後會有更多人不快樂。



不必待到忍無可忍,該走時走,將來妳會感謝自己的仁慈與睿智。



─ 除非妳可以訓練一隻貓游泳,或一隻狗看著剛打開的狗食不搖動尾巴,否則妳千萬別以為自己可以百分之百控制自己的孩子...



如果他說配不上妳,請馬上相信他吧!



─ 不要嫁給憎恨自己母親的男人!



別人怎麼看妳,沒有妳怎麼看自己來得重要。除非妳完全不值得說,否則總有人會說妳。只有妳能對自己有「內心深處的真正看法」。


 
─ 如果妳對現在的身材不滿意,就永遠對自己的身材不滿意 (頂尖名模也沒有給自己的身材100分)。妳可以做一點改良,但是身材永遠不會變成妳幻想中的那個樣子。妳不必忍飢挨餓不擇手段,反正隨著年歲增加,妳會更不滿意。更會發現原來自己年輕時很不錯,為什麼在可以吃冰淇淋時沒多吃幾顆?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全部的道理

剛才在洗澡的時候,在洗肚臍的時候,
也有想到,每個人都活得不容易,
但重點不在這裡。

不能因為活得不容易,
就對別人驟下毒手。
更何況是個深愛,只是不能愛的人。

如果你問我,愛情有什麼道理?
我會告訴你,愛情當然有道理。

「當你真心愛一個人的時候,
你會捨不得他受任何委屈。」

對我而言,這就是愛情全部的道理。

其他的,都沒什麼好說的,
因為已經與愛情無關。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澳洲,費力與他的合夥人佐治在墨爾本做出入口生意,賺了很多錢。

有一天,費力發覺銀行戶口的帳目不對勁,一大筆應收款項不但沒有存進去,剩餘的錢反而被取走了,他在吃驚之餘,急忙尋找佐治,但佐治卻失蹤了。正當他憂懼不安時,佐治的妻帶來警察,將費力帶回查問,說他有殺害佐治的嫌疑。

這樁謀殺案經過長期審訊後判費力有罪,因為找不到屍體而判以誤殺,刑期20年。費力坐了20年牢之後,終於被放出來,他出獄後,用盡一切辦法尋找佐治,終於,他找到了,原來佐治一直躲在南非。

佐治當年失蹤,原是帶著情人捲款潛逃,他背叛事業上的合夥人,又趁機甩掉不肯離婚的妻,與情人在南非重過新生活,即使明知費力含冤入獄,他也悶不吭聲。

費力找到佐治後,花了一番功夫將佐治帶回墨爾本,帶到當初起訴他的警察面前,說:「看,這就是那位你們證實我殺了的佐治。」說罷,他突然拔槍,在眾目睽睽之下射殺佐治。

「這個人反正是我殺死的,只不過我預先服了刑,現在才實現我的罪行。」

當全世界的傳媒去給費力做訪問時,他述說他的心態:「我受冤枉20年,當年警方為了證實他們英勇破案而舉證我,佐治之妻為了掩飾她的被遺棄而證實丈夫已死,保險公司為了怕賠償而製造輿論,法庭內的法官、陪審員和律師,為了顯示他們的英明神武而判我有罪,每個人都有他們私人的原因而不曾給予我是無罪的疑竇。我相信,就算我今天把佐治尋了出來,證實了我的冤屈,對這些人來說,充其量是一兩天的歉疚,便煙消雲散了。唯有讓我徹底成全他們的錯誤判斷,才能讓他們嗅到自己手上因冤枉別人而染上的血腥味,才會終身自責。」

費力再笑著說:「我犧牲了人生中最寶貴的20年猶在其次,精神上所受的冤屈不是政府和法庭向我認錯,傳媒十天八天的報導,群眾的幾聲嘆息就可以補償回來的。我終於殺了佐治,是最能將冤獄平反的,因為從今天起,我沒有被冤枉的感覺,我那20年的判刑是罪有應得的。」

這個故事是不是讓你覺得毛骨悚然呢?

我們不也常犯下相同的罪嗎?
當我們聽到有人被批評、被論斷時,我們會做甚麼舉動呢?
如果被評斷的是我們所喜愛的人,十有八九會為他挺身而出,為他辯解。
但若是我們不喜歡的人呢?那時從口裡說出的,恐怕更加不堪。
他真的是這樣的人嗎?不一定吧!

而我們附和傷人的言語,真的是因為正義感嗎?還是因為他曾觸犯我?他不來討好我?他礙著我,擋住我的路?或是說他壞話的人是我的朋友,為表忠心不得不說?

我們每個人都有私人的理由不給他公正的評斷。
他會因此受傷嗎?誰在乎?
為他辯解對我們又沒好處,反正我們只是順口在嘴上說說,又不是拿刀子砍他。
於是這微小的,不值一晒的罪,就在我們不經意間越積越多。
有一天,我們也許就像故事中的人,以累積的私心之罪,換來雙手的血腥。


這世上若有比傷害他人更重的罪,就是傷人之後,卻完全不覺得他傷害了對方。一個完全不能反省的靈魂,就是神看了也只能搖頭嘆息吧!也許今天我們有一千個理由認為某人有罪,請別忘了我們心中有一千個不為己所知的私心,正在迷惑我們的眼睛,讓我們傷人於無形。...因此當你看到媒體一面倒的批判某人時,請用你的心仔細思考,他是否真如媒體所說的不堪。

子曰:「眾善之,必查焉;眾惡之,必查焉。」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邏輯謬誤

分散注意力的謬誤(Fallacies of Distraction
    兩難推理(False Dilemma
  • 錯謬:為多於一個答案的問題提供不足(通常兩個)的選擇,即是隱藏了一些選擇,最典型的表現是非黑即白觀點。
  • 例子:薩達姆是邪惡的,所以美軍是正義之師。
  • 解釋:除正邪之爭外,還有邪邪之爭及許多難分正邪的紛爭,所以不能單以薩達姆邪惡便認定美軍正義。
    訴諸無知(From Ignorance
  • 錯謬:因為不能否定,所以必然肯定,反之亦然。
  • 例子:沒有人能證明鬼不存在,那麼鬼肯定存在。
  • 解釋:總有些事是既不能否定,亦不能肯定的。除了肯定和否定,我們還可以存疑吧!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 錯謬:不合理使用連串因果關係。
  • 例子:遲到的學生要判死刑。因為遲到是不用功的表現;將來工作也不勤力;不勤力導致公司損失;公司損失就會倒閉;公司倒閉會使人失業;失業造成家庭問題;家庭問題導致自殺率上升,為了防止自殺率上升,我們應判遲到的學生死刑。
  • 解釋:滑坡謬誤中假定了連串「可能性」為「必然性」。比方說,遲到是否「必然」是不用功的表現?將來工作又是否「必然」不勤力?答案可想而知。例子雖然誇張,但其實許多時候大家亦會犯相同錯誤而不自知。
    複合問題(Complex Question
  • 錯謬:一條問題內包含兩個無關的重點。
  • 例子:你還有沒有幹那非法勾當?(你有幹非法勾當嗎?是否還有繼續?)
  • 解釋:簡單的一句提問,其實隱藏了兩個問題。你給予其中一條問題的答案,並不一定和另外一條的一樣。例如你有幹非法勾當,但未必等於你還有繼續。
訴諸其他支持(Appeals to Motives in Place of Support
    訴諸勢力(Appeal to Force
  • 錯謬:以勢力服人。
  • 例子:若你不想被解僱,你必須認同公司的制度。
  • 解釋:這是以工作機會強迫員工認同制度,員工不是依據制度好壞來決定認同與否。
    訴諸憐憫(Appeal to Pity
  • 錯謬:以別人的同情心服人。
  • 例子:希望你接受我這個多月來天天通宵撰寫的建議書。
  • 解釋:建議書的好壞,不在乎花了多少時間,而是取決於其內容,提出「多月來天天通宵撰寫」只為搏取同情。
    訴諸結果(Consequences
  • 錯謬:以討好或不討好的結果服人。
  • 例子:你若不聽我的話,我便打你,不准你外出,扣起你的零用。
    訴諸不中肯字詞(Prejudicial Language
  • 錯謬:以不中肯的字詞修飾論點。
  • 例子:凡是愛國的人都會認同訂立國家安全法的必要。
    訴諸大眾(Popularity
  • 錯謬:以被廣泛接納為理由服人。
  • 例子:看!人人都這樣說,還會錯嗎?
    一廂情願(Wishful Thinking
  • 錯謬:以自己單方面想法作為論證根據。
  • 例子:因為我希望明天在戶外打球,所以明天一定天晴。
改變話題(Changing the Subject
    人身攻擊(Attacking the Person
  • 錯謬〔一〕:以攻擊發言人代替攻擊其論點(因人廢言)。
  • 例子   :張廠長反對陳主任增加成本會計部的建議:「你當然說成本會計十分重要,因為你是會計主任。」
  • 錯謬〔二〕:由回應論點改變為攻擊論點發起人的處境。
  • 例子   :你竟相信那些草根階層的說話?
  • 錯謬〔三〕:提出「你也是!」的不恰當反問作論據。
  • 例子   :父:吸煙對健康不好!兒:為什麼你也吸?
    訴諸權威(Appeal to Authority
  • 錯謬〔一〕:訴諸討論的範疇以外的權威人士。
  • 例子   :經濟學家都認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不可能的。
  • 錯謬〔二〕:訴諸權威人士的個人意見。
  • 例子   :羅局長說:「學生是政府的政策下最大得益者,所以學生無權批評領導人」
  • 解釋   :學生是政府的政策下最大得益者只是羅局長的說話,事實上學生是否政府的政策下最大得益者,卻沒有一個客觀答案。
  • 錯謬〔三〕:該範疇的權威人士不是認真的回應。(例如:只是在開玩笑/喝醉。)
  • 例子   :「有香車自然有美人,BENZ的總公司董事長都這樣說啦!」
    匿名權威(Anonymous Authority
  • 錯謬:匿名的權威人士使人不能確定其權威性。
  • 例子:有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每人都有犯罪傾向。
    作風蓋過本體(Style Over Substance
  • 錯謬:討論者以作風蓋過事件本身使人認為其論點正確。
  • 例子:以他一向的對人的態度,他一定不會對你好的。
歸納的謬誤(Inductive Fallacies

    輕率的歸納(Hasty Generalization
  • 錯謬:用作歸納總體的樣本太少。
  • 例子:我問了十個人,有九個說反對民主黨。結論:原來九成香港人反對民主黨。
  • 解釋:單憑十個人論斷香港七百萬人?未免太輕率吧。若說訪問了數萬人,得出來的結果便較有說服力。
    不具代表性的例子(Unrepresentative Sample
  • 錯謬:用作歸納的例子不能代表其總體。
  • 例子:葉繼歡持械行劫;林過雲姦殺多女;歐陽炳強紙盒藏屍。香港人肯定有殺人傾向。
    不當類比(Weak Analogy
  • 錯謬:以兩件不相似的事件/事物作類比。
  • 例子:他對朋友這麼好,對女朋友一定很好呢。
    懶散的歸納(Slothful Induction
  • 錯謬:否定歸納得出來的恰當結論。
  • 例子:即使有萬多個實驗證明化學物質影響我們的感覺,我就是不相信。
    排除證據謬誤(Fallacy of Exclusion
  • 錯謬:故意把重要的證據隱藏,以得出不同的結論。
  • 例子:
統計三段論的謬誤(Fallacies Involving Statistical Syllogisms

    例外(Accident
  • 錯謬:以概括情況加諸應有的例外情況。
  • 例子:政府法例規定,行走此公路的汽車最高時速為七十公里。所以即使載著快要生產的產婦,亦不可開得快過七十公里。
    相反的例外(Converse Accident
  • 錯謬:以例外情況加諸應有的概括情況。
  • 例子:我們準許瀕死的病人注射海洛英,基於人人平等,也應讓其他人注射海洛英。
因果的謬誤(Causal Fallacies

    巧合謬誤(Coincidental Correlation
  • 錯謬:以個別情況肯定某種因果關係。
  • 例子:希希吃了一種藥,出現過敏反應。因此,希希認為這種藥必然導致過敏反應。
  • 解釋:希希遇到的只是個別例子,不能因此論斷該藥必然導致過敏反應。
    複合結果(Joint Effect
  • 錯謬:當兩件事都為某原因的結果時,以一事為另一事的原因。
  • 例子:記者報導離鄉背井的戰爭難民中的一家人:「他們因為房子被炮火所毀而逃到這裡。」
  • 解釋:炮火導致這家人的房子被毀及離鄉逃難;房子被毀並不導致這家人離開原居地。
    無足輕重(Genuine but Insignificant Cause
  • 錯謬:舉出無足輕重的次要原因論證,遺漏真正的主因。
  • 例子:吸煙使香港空氣質素每況愈下。
  • 解釋:導致香港空氣質素差的主因是交通公具的廢氣和天氣情況。
    倒果為因(Wrong Direction
  • 錯謬:顛倒事件的因果關係。
  • 例子:癌症導致吸煙
  • 解釋:吸煙才是癌症的原因。
    複合原因(Complex Cause
  • 錯謬:只指出多個原因中的其中一個為事件主因。
  • 例子:你一日到晚都只是玩遊戲機而不溫習,難怪你考試成績那麼差。
  • 解釋:除了玩遊戲機而不溫習外,還有其他原因,例如考試期間一時大意或者試題太難,但它們和玩遊戲機一樣,不一定是主因。
論點缺失謬誤(Missing the Point

    乞求/竊取論點(Begging the Question
  • 錯謬:以假定正確的論點得出結論。
  • 例子:我知道有上帝,因為《聖經》是這樣說,而《聖經》是不會錯,因為它是上帝寫的。
    不恰當結論(Irrelevant Conclusion
  • 錯謬:提出作支持的論據主要支持其他結論。
  • 例子:
    稻草人謬誤(Straw Man
  • 錯謬:扭曲對方論據以攻擊之。
  • 例子:進化論說人是由猩猩演化而來。
  • 解釋:進化論只是說人和猩猩有共同祖先。
含糊不清謬誤(Fallacies of Ambiguity

    含糊其辭(Equivocation
  • 錯謬:使用有多於一個含義的字眼。
  • 例子:甲:喇叭中學又發生學生毆鬥事件。乙:噢!是九龍那所嗎?甲:&%^%$&%$#...
  • 解釋:甲這裡沒有表明是新界喇叭,使乙誤會成九龍的喇叭書院。
    模稜兩可(Amphiboly
  • 錯謬:句子結構含多種解釋方法。
  • 例子:
    重音謬誤(Accent
  • 錯謬:以重音強調某字眼或字句,達致其他意思。
  • 例子:
類目錯誤(Category Errors

    構成謬誤(Composition
  • 錯謬:以總體的某部份符合某條件推斷總體均符合某條件。
  • 例子:
    分割謬誤(Division
  • 錯謬:以總體符合某條件推斷總體的所有部份均符合某條件。
  • 例子:
不根據前題的推理(Non Sequitur

    肯定後件(Affirming the Consequent
  • 錯謬:所有依此結構的推論:若A則必定B;B,所以便A。
  • 例子:如果他在中環,他一定在港島。因此如果他現在在港島,他一定在中環。
  • 解釋:在港島不一定要在中環,可以在金鐘、灣仔、銅鑼灣等。因港島包含了以上各項。
    否定前件(Denying the Antecedent
  • 錯謬:所有依此結構的推論:若A則必定B; 非A,所以非B。
  • 例子:如果他在中環,他一定在港島。因此如果他現在不在中環,那麼他一定不在港島。
  • 解釋:不在中環,也可以在金鐘、灣仔、銅鑼灣等。因港島包含了以上各項。
    前後矛盾(Inconsistency
  • 錯謬:斷言兩件矛盾的事件都正確。
  • 例子: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章來源

我們是一群長期關心台灣的芝加哥台灣人。今年 320 的選舉,是台灣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台灣歷經數十年來的努力,終於讓民主漸漸地落實,在 320,台灣人將可以再一次地,以自己手中的一張票,掌握自己的命運,決定國家的未來。在這個全世界很多國家都還在為個人的基本人權拋頭顱灑熱血的時候,台灣人能享受這樣的「以民為主」的成果,無寧是一件值得全台灣人驕傲的事。

但是,當我們認為台灣人應該都在為目前的成就驕傲的時候,有些事情,卻讓我們感到很困惑。

首先,是信心的問題。

我們在國外,常常碰到台灣來的青年子弟,在談話之間,透露出很深沉的無奈。對台灣的現況,他們感到不滿; 對於台灣的未來,則是完全沒有信心。他們不知道那個「在他們心中混亂、無序」的台灣會走到哪裡去。年輕人理應是充滿信心、充滿熱情,對前途充滿希望充滿理想的,但是在這些台灣來的年輕人身上,我們看到的卻只是迷惘與絕望。

對這個現象我們感到非常困惑。從國外看台灣,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生機蓬勃,包括硬體軟體等各項建設,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國家;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欣欣向榮、經濟起飛、在世界各國的評比中都是名列前矛的國家。為什麼來自這樣國家的年輕人,會對自己這個早已受全世界肯定的國家,完全沒有信心呢 ?

我們發覺,這樣的人,在台灣還不算少數,尤其是在台灣北部。我們發覺,北部台灣人,雖然說普遍知識水準較高,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橫向交流較少,因此,對台灣的認識,一大半是來自於「以唱衰台灣為職志」的媒體,造成一個情況,那就是在很多北部知識份子心中所認識的台灣,事實上是一個虛構的、假想的台灣,是一個由親中媒體與有心人士刻意扭曲、醜化的台灣。這個想像中的台灣,跟全世界所知道的真實的台灣之間,有很大的距離。北部人浸淫在這種虛無的假象中,又不知道自己去挑戰、去質疑媒體的謊言,長久地錯把假相當實相,把謊言當事實,怎能不矛盾、怎能不迷失 ? 也難怪龍應台寫出的一連串唱衰台灣的虛無主義的文章會在網路上被爭相傳閱。

這是一個知識爆發的時代,各種聲音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得到,跟以前資訊封閉、只能從電視與報紙「被動地被餵養」不同。像龍應台這類唱衰台灣的知識份子,即使不願意走出象牙塔,不願意走到南部、走到民間去看看南台灣的人如何稱頌政黨輪後對台灣的建設,看看阿扁政府給他們帶來多少的希望與信心,那最最起碼,也應該儘點知識份子求真的良知,多多到網路上看看不同的聲音,這樣才能讓心中那個虛無的台灣假像慢慢落實。

困惑之二,是「國家忠誠度」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元首,對國家的忠誠度是絕對的,沒有絲毫妥協、寬容的空間的。因之,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忠誠度,一定要用比平常人更嚴厲的標準來加以檢驗。在美國,甚至明白地規定在憲法裡: 非美國出生的人,沒有競選總統的資格。

以這個標準來檢驗這次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其中一組連先生與宋先生,沒有在台灣出生就不必談,眾所週知的,這兩位先生老早把財產與後代在國外安置妥當了。像連宋兩位先生一樣,先把財產與後代在第三國安置妥當再回本國競選總統這種荒謬事,放眼全世界可能只有在台灣才看得到。

我們的困惑,不在於這個眾所週知的荒謬事,而在於,當一個政客對自己的家園完全沒有信心到必須讓自己的後代和家產與之遠離,而且已經擺明了『包袱早就款好,隨時準備落跑』的心態時,為什麼竟然還有那麼多人死心塌地去相信他 ?? 如果您今天談戀愛,妳的男朋友口中「我愛妳」說得蜜糖一樣甜,回頭卻與另一個女人做好了廝守一生的準備,也買了房子也把傢俱都搬過去甚至錢都存到她的戶口裡去了,妳還會相信他口中說的,他將會帶給妳與他倆人一個美好的未來嗎 ?? 認清這個男人有「已準備隨時拋棄妳」的心態,理應是一個成人在面對社會時能夠生存的基本常識判斷,但是,聰明的台灣人為什麼連這麼基本的常識判斷都沒有 ???

當其他國家對元首的忠誠度給予最嚴格的標準,連在哪裡出生都嚴格要求時,我們台灣人卻是眼睜睜看著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都已經做好「棄逃」的準備時,還要給他們「拋棄我們」的機會。這是我們至今無法理解的地方。難道台灣人連一點起碼的尊嚴都沒有 ?

當我們看清楚這一點的時候,就可以很容易了解,對於像「立即三通」這樣一個會拖垮台灣經濟,阿扁會認為是「違反國家利益」的政策,即使因此犧牲選票也不能答應的事,為什麼連宋一口就承諾了。似乎他們關心的只是先搶到選票當上總統再說,至於會不會拖垮台灣,反正後路早就安排好,即使再怎麼搞垮,也不會損失到自己,何必擔心那麼多? 眼前當然是選票最重要,反正到時拍拍屁股走人,你台灣人又能奈我何?

在一次聚會中談起這事,有一位學生堅持說連宋兩位先生不會做這種「為個人利益,犧牲國家利益」的事。對持這樣的看法的人,我們必須提醒 : 宋先生在當省長的時候,不顧國家整體資源分配,對地方的需求『要五毛給一塊,要一千給一萬』的揮霍,結果呢 ? 成就的是個人與地方的私相授受與個人聲望,損害的卻是國家整體的利益,留下了一堆負債讓全國百姓去承擔。這樣的「犧牲整體利益以成就個人私利」的行事風格,與其「妄顧國家利益,為選票立即三通」的承諾是前後一致的。再看看連先生,自從競選一開始,講到什麼議題,一開口就是當選後會給多少經費的支票。試想,如果口袋裡有100 元,他卻對每一個碰到的人都講,給我選票,我當選後會給你 90 元的經費,彷彿他當選後只要處理該議題就可以,其他什麼事都不用做。這種漫天開支票、給特權、不管國家整體利益的做法,不正是與宋先生一樣的心態嗎 ??

既有「為私利而犧牲全國百姓」的前科,又已經老早就為落跑做好準備,這樣一個「毫無忠誠度可言」的明白展示,為什麼竟還有那麼多台灣人盲目地去相信去追隨 ?? 我們不禁為台灣知識份子的基本常識判斷力的缺乏感到憂心。

困惑之三: 國人危機意識的貧乏。

沒有人希望有戰爭,但是,「和平」不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當一個國家對你有侵略野心的時候,如果你以「弱者」的姿態站在他面前,讓對方知道可以不必犧牲太多就可以擊敗你,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加速自己的滅亡。

我們再拿男女朋友來做個比喻。假設今天你喜歡一個已經有男朋友的女孩。如果她男朋友是一個孔武有力,武功高強的人,你是不是會多加考慮要不要去淌這趟渾水? 相反的,如果她的男朋友是個懦弱無能,沒有什麼體力的人,你是不是會覺得,即使真有衝突,付出的代價也會比較少,因此比較會想去試試? 這應該是一個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

在過去這幾年來,宋楚瑜先生在許多場合一再地重複提到,台灣不能建立強大的國防,要不然會刺激中共,引發台海戰爭。台灣人是不是該想想看,宋先生這種「在敵人面前拋槍棄甲」的做法,難道不就是會讓中國覺得「武力犯台是犧牲最少的方式」,因而變成是一種變相的「請你來打」的邀請嗎 ?

另一位總統候選人連戰先生,在總統大選的辯論會上一再強調,要將國民義務役的服役時間由將近兩年驟然減少到三個月。三個月的軍事訓練,其實就跟上成功嶺差不多,在正式訓練裡,三個月也只是剛剛完成新兵訓練而已,連部隊生活是什麼樣子都還不知道。這樣的兵能打打仗嗎? 沒有足夠的訓練,上戰場等於去送死,更不用期望能打勝。連先生何其忍心讓訓練不足的台灣子弟上戰場?

在敵人面前示弱而被殲滅的例子,在人類歷史上比比皆是,有點歷史常識的人就該明白。但宋先生與連先生卻反其道而行,這些年來努力在做的,是要自動卸下防衛力量,似乎要讓中國覺得武力犯台不會有太多損失。我們不僅感到困惑: 到底這兩位先生,是很單純地沒有歷史常識,還是有其他的目的 ?

就算兩位先生只是單純地沒有歷史常識,算做是個人行為好了,那台灣人呢 ? 到底是哪一種方式比較會讓中國覺得「抵抗夠少了,可以打了」 ??? 難道台灣人都在睡夢中嗎 ?

困惑之四: 無知還是欺騙?

在日前的總統大選辯論中,我們看到候選人之一的連戰先生再三地批評台灣的經濟有多爛,台灣的投資環境有多差,似乎是要說服國人: 你們是活在世界上最糟糕的國家裡。我們不清楚連先生是否知道:

[1] Money Matters Institute 2002年所做的經濟環境評比,台灣全球排名第2;
[2] 世界經濟論壇2003 年10 月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總體競爭力在亞洲排名第1,全球排名第5名;
[3]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03年 所作的競爭力排名,台灣在人口二千萬人以上國家中排全世界第6 名;
[4] 台灣在去年下半年個人消費的信用卡刷卡達五千億,高居四小龍之冠;
[5] 台灣股市投資看好,近三年外資匯入的金額超過前十年的總和;
[6]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於2003年8 月的投資環境評估,全世界第4 名;
[7] 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2003年的投資評估報告,台灣排名亞洲地區第2,全世界第4 名;
[8] 英國倫敦金融時報指數公司將會在2004年宣布台股升列已開發國家;
[9]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評估世界各國指出,我國未來五年(2003-07)經商環境排名高居亞洲第3名;
[10] 台灣2003年經濟成長率3.24% 為亞洲四小龍之冠;
[11] 台灣 2004 年經濟成長率將衝破 5 %;

這些資料,網路上都可以查得到 (請見文底的參考資料)。如果我們再努力一些,可能還會找到更多。我們感到十分不解的是,當全世界各國都對台灣的經濟與投資環境一片看好時,為什麼一心想當台灣總統的連先生,卻極力地要將台灣描述成人間地獄 ? 難道連先生對這些網路上輕易可以找到的客觀評比當真一無所知? 如果是,那這樣不用功、對台灣這麼不了解的人,有資格當總統嗎 ? 如果明明知道,但還是要扭曲客觀事實來欺騙台灣人民,那這樣的人,有何良知可言? 我們更感到困惑的是,這樣明顯的騙局,台灣人竟然會歡喜受騙 !! 難道台灣人真的一點尊嚴都沒有 ? 還是如前所言,集體都在睡夢中 ?

困惑之五: 虛偽與龜縮的價值觀

今年的2月14與21日,是值得台灣人驕傲的日子,因為在這兩天中,我們進行了台灣史上第一次總統大選辯論。辯論雙方: 現任陳水扁總統,與挑戰者連戰之間的優劣,不是我們要討論的,畢竟兩人在這個歷史上的一刻都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其意義應該比誰勝誰負要來得重要。這是兩位參與者的勝利,也是全台灣人的勝利。

讓我們感到十分困惑的,是連戰先生講的一些話。他在第二次辯論中提到:「我從來沒講過要擱置主權。」讓我們在網路上看直播的海外台灣人個個看得瞠目結舌。就在一個星期前,有幾百萬人透過電視與網路,清清楚楚聽到、看到連先生對著全國百姓公開陳述:「我們要擱置主權 !!!」難道這幾百萬台灣人都在作夢嗎 ???

還不只這樣。接下來,連先生又一再地昧著良心,講出:「我從來沒有支持過兩國論」「我從來沒有提倡邦聯制」。事實上,連先生不但公開發表過支持兩國論的言論,而且,對於「邦聯制」,他不但大力提倡過,甚至還出書大力推廣。這些不是幾百年前無從查証的忘年歷史,而是發生在你我眼前的當代,就在這幾年之間,網路上隨便查一下就可以求証,而連先生竟然可以「假裝台灣人都已經忘記他昨天講過的話」,堂而皇之地再三欺瞞,彷彿全國人民都有「被欺騙的義務」,合該被他的謊言騙倒,這無寧是對全國人民的最大侮辱 !!

這不禁讓我們回想起前一陣子,連先生在一次造勢中,指控阿扁是「抽頭總統」。扁政府在第二天馬上要求連先生收回這種不實的人身攻擊,要不然法庭上見。連先生一獲知要被告,立即推拖說,他沒講過那些話,是報紙亂寫,不關他的事,要告去告報紙。這讓那兩家做此報導的、長期對連宋頂力支持的聯合與中時記者個個傻了眼,他們出示連先生競選總部給他們的新聞稿,白紙黑字寫著連先生講過的那些話,他們只不過尊重連先生,照稿刊出而已,難不成要因「連先生的龜縮」而吃上官司 ??

這些事情不得不讓我們對連先生的人品與操守感到懷疑。在美國,政治人物公然說謊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若敢欺騙人民,不要多,只要一次,就很可能意味著必須永遠退出政壇。像連先生這樣一再地把台灣人當三歲小孩般耍弄而竟然還是可以被那麼多台灣人接受,這是我們非常困惑的地方。我們不禁要問問台灣人: 難道我們真的心甘情願被欺騙被玩弄 ?? 我們會希望一個「剛說過的話立即否認,一碰到事情立刻龜縮,有什麼責難全部推給底下的人」的「縮頭政客」來當我們的總統嗎 ??? 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一點自尊,我們如何要別人來尊重我們?? 我們又如何能給下一代一個公平、公義、有誠心、有良知的社會 ??

知識份子的良知

一個知識份子,應該有知識份子的良知。對於某些台灣的政治人物要如何表現人性黑暗的一面,我們可以不必費神去批評。但是,對我們自己呢 ? 我們是不是要昧著良心,讓謊言、讓虛偽、讓假象來污染我們的心靈、污染我們的社會、污染我們的下一代? 我們是不是要做一個沒有自主、沒有尊嚴、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不願去發掘、面對客觀事實,只願當個「飯來張口、人來伸手」,不管別人說什麼都全盤接受的奴隸 ? 如果台灣的知識份子寧可做這種選擇,那自己都無法掌握自己,怎可能避免無奈與迷失?

在過去媒體與政客一言堂的時代,我們可以說沒有管道去了解,因此大多只能被動地接受資訊。但是,現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事實的真相,常常就在彈指之間,你只要花一兩個小時,到網路上查一查,就可知道諸如連戰、龍應台之流所講的話有多少是在刻意扭曲事實 [12]。現代的知識份子,沒有無知的權利,也沒有愚昧的本錢。當很多客觀的事實報告都在觸手可及的範圍之內時,現代的知識份子不能再靠以前那種「單向地被餵以資訊」的奴化方式來接近社會。做為一個知識份子,也只有在多方了解、涉獵之後,才能有足夠的「常識」去識破一些荒謬事件的真相,也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結語

作為一群長期關心台灣的海外台灣人,在以台灣的成就為榮之餘,本著知識份子的良知,我們不得不在此提出我們的困惑與質疑。在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人民投票時,常常只是要在不同的政策之間做選擇。但是,在台灣,尤其是這次大選,我們投票不僅僅是要選擇不同的政策,還可能是在選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選擇你的下一代要生為台灣人還是生為中國人、要生在講究起碼的誠實的道德觀的環境,還是要生在虛假、欺騙、遇事推拖龜縮的環境。在這種特別敏感的情況下,台灣人有必要對候選人的言行做更嚴格的檢驗,才能對我們的後代有所交待。而對那些迷惘的年輕人,我們建議是: 走出象牙塔,多探探外面的世界,看看在台灣這個島外之人,是如何地稱讚台灣,如何地把台灣當作一個寶。我們建議這些年輕人,先把台灣的媒體擱到一邊,花一些時間到網上去看看其他的民意,看看為什麼同樣在台灣,但就有一群人可以看透那些唱衰台灣的言論,而活得多彩多姿,活得昂首挺胸,信心十足,不但對前途充滿了希望,而且還以台灣這幾年來的建設與成就為榮,而另外的一群人,卻無法避免的,要在龍應、台宋楚瑜、連戰等人所扭曲成的「台灣假象」中自怨自艾,苟延殘喘地撐著活下去。

此文最後,願以我們最誠致的心情,對全台灣人表達海外台灣人的祝福。縱觀歷史、放眼全球,台灣目前的成就,尤其是「和平民主」的進程,絕對稱得上是人類的奇蹟。台灣人絕對要對自己有信心,千萬不要把數十年來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民主社會輕易拋棄。

參考資料:

[1] http://www.moneymattersinstitute.org/html/september_2002__index.html
[2] http://www.weforum.org/pdf/Gcr/GCR_2003_2004/Competitiveness_Rankings.pdf
[3] http://www01.imd.ch/documents/wcy/content/pastranking.pdf
[4] http://news.yam.com/tvbs/fn/news/200312/20031216571226.html
[5] http://news.yam.com/tin/history/20040109.html
[6] http://www.etaiwannews.com/Taiwan/2003/08/24/1061694990.htm
[7] http://www.cedi.cepd.gov.tw/tnen_info.php?iPath=35&digests_id=383
[8] 工商時報 焦點新聞 Jan. 29, 2004
[9] http://twbusiness.nat.gov.tw/analy/a04-7.doc
[10]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focus/news/200402/20040221678527.html
[11]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biz/archives/2004/02/21/2003099616
[12] 龍應台曾在一篇文章中引用日本一個評比,說台灣經濟狀況在亞洲排名倒數第一名,比菲律賓等國家還差,以做為唱衰台灣的証明。她沒有交待這個消息從何而來,因此真假難辯; 而且,上述可輕易找得到的,台灣排名亮麗的資料,在該文中則隻字不提。日本有可能做出跟世界各國所做的完全相反的評比結果嗎 ?
[13] 阿扁政績:「誰說阿扁沒政績?成績單在這啦」
http://taiwantp.net/cgi/national_issue.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781
【專訪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指證歷歷 四年政績不容抹煞
http://iwebs.edirect168.com/main/html/newtaiwan/2307.shtml
[14] 網站介紹:
1. 總統大選--台灣nationalism與公民社會 (台灣理想社會的深度探討)
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524
2. 2004 總統大選 http://taiwantp.net/cgi/national_issue.pl?board_id=2
3. 海國公民學院 http://taiwantp.net/cgi/TWforum.pl?board_id=4
4. 台灣茶黨 http://taiwantp.net/ (有關台灣的聯結的入口)
5. 與媒體對抗 http://www.socialforce.org/ (批判台灣的惡質媒體)
6. 新亞週報 http://www.naw1.com/ (有很多影、音檔)
7. 南方快報 http://www.southnews.com.tw/
8. 台灣日報 http://www.taiwandaily.com.tw/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