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進化過程 (10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超多文章要看的情況下,有時就會想說看中文版節省時間,再怎說也跟中文相處多年沒理由中文會看不懂。怪就怪在不論試多少次,每次真跑去看中文譯本到最後都會受不了回頭看原文,透過翻譯我只能說... 生物學的用字搞的像社會學,社會學翻的像心理學,心理學變的像哲學,哲學跟玄學沒兩樣。

諸多簡單述說,經過翻譯變成高等的擬外來詞彙,或者像是原文直譯的洋徑濱中文。說真格,我覺得很難看(懂)。

舉meme為例。Richard Dawkins提出文化的演進如同物種進化具有學習性與淘汰性,因此被視為延續Charles Darwin生物學上的進化論。之所以定名為meme,是取模仿”mimic”的諧音。

然後來看段
中英對照文章


  Did you know that you spend much of your life copying and transmitting entities called memes? A meme (pronounced “meem”) is “an idea, behavior, style or usage that spreads from person to person within a culture.” Whenever you shake hands, sing “Happy Birthday” or cast your vote in an election, you are giving life to memes.
  So far, no debate. But controversy has erupted over the proposal, presented here by psychologist Susan Blackmore, that humans' uncanny ability to imitate, and thus to transmit memes, is what sets us apart from other species. Memes, she argues, have been (and are) a powerful force shaping our cultural—and biological—evolution. To convey the debate, we have included three short counterpoints, written by behavioral ecologist Lee Alan Dugatkin,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ist Robert Boyd and population biologist Peter J. Richerson, and psychologist Henry Plotkin. Enjoy this smorgasbord of competing memes.


  你知道你一輩子大部份時間都在複製、傳遞一種叫做「迷因」的東西嗎?「迷因」是「在同一文化的成員間散佈的點子、行為、風格或慣用法」。你與人握手、唱生日快樂歌、在選舉中投票,就活化了「迷因」。
   關於「迷因」,要是只說到這裡為止,就不會有爭議。但是,心理學者布拉克摩爾進一步主張:人類與其他物種的最大差異,就是人類擁有模仿、並因而散佈迷因的神妙能力。她認為迷因是塑模文化(與生物)演化的強大力量。這個想法立即引起了爭議。布拉克摩爾在本篇裡鋪陳了她的想法。為了讓讀者了解批評者的觀點,本刊同時邀請行為生態學者杜加金(Lee Alan Dugatkin)、演化人類學者包艾德(Robert Boyd)與族群生物學者李謝森(Peter J. Richerson),以及生物心理學者普洛金(Henry Plotkin)撰寫了三篇簡短的異議。請慢慢享用這些彼此競爭的「迷因」吧。



迷因、塑模文化、神妙能力、異議... 不能說譯錯,但光看第一段只感到深奧,數個西洋化的中文字塊放在一起,不要說理解,光覺得寫成這樣似乎就需要汲取過許多洋墨水學富五車似的,每個字都必須有一堆奧秘的知識在裡頭。看完還是茫然,若有似無的不知道在說些什麼鬼。

說明類文章主要目的就是教讀者某些知識,翻的漂亮當然好,但是看不懂有啥屁用。國外風土民情、文句結構用字遣辭與國內大不相同,同樣的字照翻我看了只覺得怪!



附註

原本想拿哲學裡的Slippery Slop做例子,後來發現有條理清晰的整理也就作罷。有鑒於遇到太多邏輯能力不足者,順道在此張貼
說明清晰版基礎邏輯概念
供眾人參考複習。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去時順道探望認識已久的大姐,我以為她是我所見過最富愛心者。大姐總定時的餵食路上的流浪狗,摸摸牠們,甚至帶牠們去醫院。看她住處養的幾條狗,我總想若非能力不及照顧的話,她一定會把路上的流浪狗通通帶回家。

探訪日剛巧得知道她家的狗前陣子過世,她翻著照片眼淚一滴滴的掉落下來。大姐說想再養一隻一樣的狗,我便回「不然這樣,找一天我陪你去收容所。」

她詫異的看著我說「畢滷 (狗名)是純種,一隻最少三萬。要去寵物店才有,有時還要等配種。」
我才覺得意外! 語調有點猶豫「收容所有很多等著人去認養…」
「我想從小狗開始養」她說。
「收容所也有不少小狗」我回她。

「純種跟雜種不一樣」她說。

大姐馬上以養狗達人的姿態開始演說純種跟雜種的區別,並以圖文對照「你看,畢滷長的就跟書上印的一模一樣,因為牠是純種犬」「寵物店出來的起碼知道牠父母是誰,狗的樣子不會差太多」「…脾氣、體型也跟書上寫的一樣,很好教」」「雜種就會有很多問題…」叭啦叭啦叭啦啦~

那時候我差點反駁「你會覺得你家的混血小朋友問題很多嗎!」 (說了應該會被掃地出門)

…無言。 這大概就跟有人硬要買名牌包一樣的心態。
好啦! 我也比較機車,一直想叫人家用領養的。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兩月幾乎沒接觸中文,中文已經很爛了,打字時很多字也想不起來,電腦還一直自做主張亂改字。

哪個字"財政"確 ?
這"伊健"衣服很好穿…
工作"楚瑜"繁忙狀態…
這"張世"第一張稿子…
"依林"雨就毀了…

以人名居多,怪哉!  我從不打這些人名,幹麻一直跑出來。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致提及個人近況來回應一下剛看的異鄉人網誌裡的 你看電影, 我付錢

今日難得照進度將書籍全數唸完,覺得挺吃力,不懂的東西實在太多。「才疏學淺」這四個字要我承認還真難為情,畢竟自認閱讀的書籍不少,懂的常識也比同齡者多。肚裡的墨水在College時期還能於刃有餘的應付課堂作業,沒想到轉學後才意識到程度還差的遠咧!  許多該看的書/文章都沒看過,引用的經典笑話都聽不太懂。

‧‧‧ 中間略過,直接跳至對該文章的看法。

如果我從未出國唸書的話,反應八成跟文末的回應者一致,認為台北電影節的確是培養灌溉文化的方式,畢竟在我還是苦哈哈高中生時期,各種政府舉辦的廉價活動(似乎!)真的打開世界的另一扇窗,讓人接觸到非主流的新奇思維/看法‧‧‧。

可是,(以電影為例) 非主流真的重要嗎? 只供應商業片就同等於文化沙漠? 這問題是有待考量的吧! 即使是商業片,劇作家在戲中使用劇中劇呼應故事喬段的情節難道沒有包含一定的文化根基、學術涵養!  在觀眾又哭又笑,或者欽佩導演敘事手法的同時,多少人真看的懂其中學問,這是值得被質疑的。

參考影片:Wicker Park。內容忘的差不多,記得裡面有使用莎士比亞戲劇為戲中戲的喬段‧‧‧一時想不起來更好的代表性電影。

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文化裡存在著所謂的經典。若談西方文化,必定離不開莎士比亞、但丁、荷馬…,表面上這些過去的文學家們與現今的文化潮流並無直接關係,實際上今日的專家們 (編劇、作家、節目主持人) 都或多或少不斷的以自己的方式重述他們所創造的經典。這種影響雖細微卻極具份量。「羅密歐與茱麗葉」就是一例,人們記得它是因為不斷灌輸的印象而非真的閱讀整個故事。 此種通俗且鮮明的辨識性,往後即使經過加工改良,觀眾仍可迅速的領會專家們想闡述的笑點/哀傷/戲劇性。

‧‧‧ 跳回東方。對於提出文化沙漠論點者,我很好奇他們對自身擁有的經典了解多少。魯迅、梁實秋、張愛玲到羅普大眾都知道的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如果一本都沒看過那才真的叫做活在文化沙漠。倘若如此,就算免費邀請他們去觀賞極具涵養的文學電影,也是一種糟蹋。當然也有人會說,看場電影只是娛樂罷了! 何必搞的這麼嚴肅。如果真是如此,政府就更沒理由為了少部份人的娛樂而浪費公帑。

某方面來說,我還蠻支持台北電影節。不過在花大錢搞這活動前,大家多看點書,肚裡有點墨水是應該的。不然情緒跟著劇中演員的表情起伏三小時卻無法體會其中隱喻或是以某技法向大師致意的話,還不如去出租店租整套鄉土劇/偶像劇算了。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課業繁忙才領悟自己才疏學淺。宗教課上,教授所說的人名不知道是誰還說的過去(因為是外國人:X),可是連來自台灣赫赫有名的Ching Hai我都不知道是誰咧!
好在終於給我查出來了...居然是清海無上師。許多台灣人口中的騙子,在教室裡居然比證嚴法師還受歡迎阿!

看了諸多網站後,發現
沒見過壞人嗎? 這blog裡寫的觀點還挺不賴。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Sep 06 Wed 2006 12:57
  • 誠信

很多想法想表達出來,說來說去,總覺得別人無法理解也就懶得再提。

以下是看到不錯的文章在此貼貼 (PS:有些句子我也不太同意就是了)

整個社會風氣構成的現象... 顯示教育徹底的失敗,也難怪台灣在國際上不受信任...。
(爛開頭。我想說的是台灣儼然像是一座詐欺島。假提款機插口,水電費轉帳,偽綁架勒索,法院存證信函...所有想的到、想不到的都要騙。當然中國大陸、越南相同,在外國人眼裡亞洲人向來不太可靠)

十年前,我帶年僅三歲多的兒子到美國旅行,寄宿親戚家。親戚拿個全新的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給我,說:「這裡規定兒童一定要坐汽車安全座椅,這個給你用,因為是借來的,請儘量不要弄髒,我還要還人。」

兩週後,我不再開車,他拿著半新不舊的安全座椅到量販店辦退貨。店員一聲不吭,錢全數奉還。親戚得意的對我說:「美國的商店,兩週內都可憑發票退貨,所以我們常來這裡『借』東西。有些大陸人甚至連電視都『借』哩!你說,美國人笨不笨?無條件退貨的漏洞這麼大,他們竟然都不知道!」
(就是這個原因迫使一些商家(尤其是在亞洲人區)被迫改變他們的服務策略。造成真正無心買錯東西的消費者有實際退貨上的困難)

隔年,我到日本,在當地做事的台灣朋友招待我,出入都開車。我問:「東京地狹人稠,不是很難停車嗎?」他說:「沒那麼嚴重啦!政府規定要有停車位才准買車,所以車子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多。」「哇!那你有停車位嘍?一定貴得嚇死人對不對?」「你怎麼跟日本人一樣笨!先租個停車位,等車子掛牌後,再把停車位退掉,不就解決了?」
 
幾天後,換成日本朋友招待我,待遇淪為兩條腿加地鐵。他客氣地說:「東京養車容易,養停車位難。所以只好委屈你擠地鐵了。」我馬上向他傳授「破解之道」。沒想到他沒有「悟道」的狂喜,只淡然說:「真要鑽漏洞,其實到處都是,比如家母住在鄉下,我把戶籍遷過去再買車就可以了。但是,我實際上就住東京,沒停車位卻買車,左鄰右舍會怎麼看我?開車上班,我怎麼面對同事、上司及正派的人不會這樣做。」

美國商店無條件退貨的機制與日本到處漏洞的法規,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當「信任」瓦解,社會也會崩潰。也因此,他們可以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
(
容忍政客做錯事,卻不容許政客說謊。←質疑! 電台裡罵布希錯誤出兵的幹搞都是假的嗎!)

台灣呢?我們則是「假到真時真亦假」,每個人都虛虛實實,整個社會是在「懷疑」的基礎上運作。但即使已是防弊重於興利,結果還是「敢的拿去」。

想法思維影響行為,而個人行為又可擴及影響企業服務、社會運作。記得去羅馬搭乘地鐵時,發現有售票機卻沒有驗票機。當場起了疑惑,到底要如何確認乘客有沒有買票?那這樣地鐵不就鐵定虧錢嘛?

這是我們的習慣想法,總是想要替自以為的小聰明或貪小便宜尋求應對之道。對於義大利人而言,我們會問這種問題才奇怪。搭車為啥不買票?乘車怎麼可以不買票呢?兩方想法當下有了差異。

如果你真想知道是不是可以不要買票搭車?可以,的確可以入站搭車,但是你要確保不會被富有正義感又雞婆的義大利人發現,因為他八成會去舉發你。到時候罰款可就是車價的數倍,而且丟臉還丟到國外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補充,丟臉根本不是重點,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是?!  使用者付費向來是公平的市場機制,當買賣需要強制性的檢驗才能確保公平時,誠信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對雙方的羞辱。驗票展現的不只是一個動作,同時包含著視所有人如同宵小的心態)

建立信任,不容易,卻很重要!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一開學,我... 我... 終於找到了租屋 (超感動,涕淚縱橫)。

阿姨說我很背,這我才不在意,反正阿姨就是福星,福星在身邊有啥好驚。

找房子這事說來一直不順。一開始好友給我留學生網站,分別找了幾位留學生一同合租,對方多聲稱人在台灣要我先行看房子,租處決定後對方卻變卦改跟自己的朋友合租我找的房子,然後以「你人在美國比較好找房子」為由請我另謀住屋。再者就是三不五時會有男友/朋友前來過夜,讓我完全不能接受 (時代已經進步到這個地步了唄!)。 由於此時時候尚早,我便更改室友目標,以在美國的學生為主。剛巧在學校遇見的大陸女生找上我,便開始了第二階段的租屋狩獵行動。

劈頭先將條件攤開,她說想付少一點房租睡客聽,雙方同意後才開始找房子。看高價公寓時還完好無事,直至我找到便宜環境且佳的公寓她便開始反反覆覆一下想少付房租、一下想住房間,不勝其擾下雙方坐下來談,最後她決定多付25塊睡房間而我改住客聽。事以致此本該定下,她又天天打電話來以著她一貫的口吻「電視/餐桌/沙發不放客廳難道要放我房間嗎!」要求將家當放置客廳(那我到底要睡哪?)。而廉價公寓就在她反覆繳交領回申請表下,拱手讓人。而我也樂的趕緊跟她Say Goodbye。

決定只找分租房間後,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喜歡的房間,室友不見得喜歡我,反之亦然。對方婉轉的拒絕還好受一點,某名女大學生很老實的特別打電話告知她們很喜歡我,但還是決定租給月薪最高的申請者,當下只覺得被人從臉上實實得揮了一拳,久久不能說話。

在所有阿姨總動員下,今天去看了經人介紹的房子。請假去看租屋居然生理痛痛到倒在別人家客廳,只好極尷尬的在地上躺了半個時辰,覺得好一點時趕緊衝出她家,好在衝出她家時手上正好拎個塑膠袋,一踏上車子我就吐的一踏糊塗。回家時打電話決定說要租屋,不知她是否是給我的狀況嚇到了,直說要再考慮。透過阿姨們的喬事,最後儘管我曾倒在客廳還是能租到房子。看來人生大件事裡的糗事一欄又添上一筆。

不管如何,租屋終於告一段落。結論,人背不要緊,有貴人便行。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1 Tue 2006 10:51
  • 室友

找房子的事搞的我焦頭爛額,聯絡的女生一個比一個怪,回家時忍不住向阿姨抱怨兩句。
阿姨一句「你過時了」,讓我整個遜掉。

不抽煙、不用藥(drug)、不養寵物、不在住處集會或party、不准常有外人過夜,並共同維護公寓清潔。我一直以為這些只算基本條件,結果發現能遵守這種條件的人還真難找。

條件已經說的很清楚,對方問的問題多半讓我很不耐。

室外抽煙呢?
可以的話我會註明。

有很乖又可愛的倉鼠可不可以?
如果倉鼠=人類,又肯付房租,那我當然願意。

整團人回家一起討論作業呢?
學校圖書館、各系工作室既舒適且寬敞,幹麻不在學校做!

我朋友人都很好,不太會吵。
你邏輯怪怪的。況且你朋友是好是壞甘我屁事。
 

男友每次探訪時住一兩週沒關係吧!男友又不是外人。
除非他也是我男友,不然就是外人。

我會把我房間清乾淨就是了。
那本來就是你應該做的好不好(不耐)!

連我的要求都做不到,還有一堆要有奇形怪狀特殊要求的怪人。

我的預算只有這些,一個月最多只能付這樣。
請你另謀高就吧!  總不會你不想付的部分要我出吧。

住的地方要環境好、位置好、價錢合理、有家具、要有私人衛浴、家電...。
你找到再來跟我說比較好。

我沒空跟你去找房子,只要你喜歡的房子,我都接受,找到跟我連絡我就會搬進去。
最好是這樣(哼)!

很多很多,煩。

拜託! 應該是她們太怪好不好,怎會是我過時。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沒回台灣,車子一進入市區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回L.A.

空氣、交通、人,沒有一樣習慣,印象中所熱愛的城市長的並不是這副德性。

老爸滔滔不絕細數我不在這些年的建設,我家那區域如何從早年荒山野領似郊區搖身變成如同豪宅坐落的陽明山,高架橋,快速道路,新興社區,各色院校‧‧‧。在地人所讚賞的景觀建設,我覺得荒唐的成分遠多於欽佩。

五星級飯店內景富麗堂皇,外景優雅別緻,除了飯店財產範圍內之環境整齊清潔外,外圍與對街路邊停車,髒亂水溝,樹木所能遮避處皆慘不忍睹。的確,那是公有財產與飯店無關,但業者也以竭盡所能利用。

同樣景象出現在各個住宅區,柵門內家家戶戶清潔溜溜,出了柵門,垃圾、狗大便、飲料罐隨處可見,所有人都視若無睹只要別踩到就好。

‧‧‧

很多東西我變的不習慣,甚至無法接受。

國際化、國際化的說。連殘障上街行走都有困難的城市,憑什麼自稱國際化。
城市裡,連公共廁所與垃圾桶都極為稀少,我實在很難想像要再次習慣這樣的地方。


與其說是返鄉,我的心情倒比較貼近充滿詫異的觀光客。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8 Tue 2006 07:32
  • Oasis

在她房裡聽歌的時候,是我第一次在這塊地盤上感到某種東西回來。

富涵生命力的歌聲一絲絲撞擊著心臟,暖烘哄的氣體傳進心裡。

從不害怕孤單的一個人,不知從何開始懼怕孤單。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很多事情已來不及被阻止,逐漸地不確定待在這裡的價值。花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試著習慣,然後以為會一直迷惘下去。

回到無數過往景點,卻無法再找回熟悉的情感。
難受的不是改變,是無法接受改變的自己。試圖抓住過去,其實什麼都不剩。
緊握拳的時候,手心的虛無更令人清醒的明白這一切。

說不留戀是騙人的。回來,為的就是擁抱過去。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截至目前為止,除了很悶的生氣外也沒能有其他表情。

從沒想過拜託人居然這麼討厭,全心全意托付一件事出去簡直要我的命。

我向來不喜麻煩別人,倒也不是不信任對方,純粹不想積欠人情債。
對於親朋們前來托付事件頗為習慣,向來也都辦的極為妥當,以為眾人應該也與我相去不遠。

結果,我錯了。這次返家旅行正不斷提醒我錯的很離譜。


由於擔心學校相關事宜在旅途前無法完成,事先極早就開始整理文件並知會親友。一旦確定啟程前仍未收到學校訊息從檔案的放置、內容、等候的信件名稱到聯繫人名單,我盡力做到只要是人都能一目了然的簡易清單,甚至上網建檔,以防不得已時雙方都能透過網路搜尋資料。


看不懂英文沒關係,已經清楚著名信件上會寫的字母是XXX office,結果信寄來了數週,仍然是告知沒收到。


已經明說若要打電話請假裝成我(非本人時,對方多半會扯莫名其妙要求搪塞),同時也提供我所有資料。通話時還是硬要說是代替我打的,被迫接受對方無理要求。


跨海租屋,好不容易有個牢靠一點的朋友代為檢驗房子(去看第一次),刪減後不過兩套公寓可選擇。地址、電話、房東寫的清清楚楚,過許久後親戚才氣憤回電說找不到公寓。


一年前自願幫忙賣二手書的友人,電話訊問後回答學校還沒開始收書簡直將我氣炸,一年起碼兩個學期,不加寒暑至少有四個收書期,實在不知在搞啥飛機。


以上零零總總還不包括數次火燒眉毛時刻,半夜自棉被中爬起撥打越洋電話逼人做事。對方不斷拍胸脯馬上就去(仍沒去辦),次日仍多次讓我接到警告信件。


無心要完成所托付的事就應該明說


這次拜託的親友許多人都是自行送上門前來幫忙,這令我不得不質疑許多人只是愛說表面話做社交辭令。「XXX 這件事我會幫你處理好,你學校/家裡有問題就馬上打來吧!」對照一下對方的無為而治,我挺後悔相信好友的話(我應該要相信他的個性才對啊~) 在數名親友越幫越忙的狀態下,我真的很想揍人。


回去後我大概再也不願把所有人的囑託辦的太好。
做人太牢靠,別人都給我黑白來。

真是... 氣死我也。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群看到的又見買賣糾紛,事件似乎圓滿落幕,我在此放放馬後砲就算了。


網路其實是蠻好玩的空間,可以看到各種希奇古怪的想法跟處裡方式。說實在,大多數人碰到事情的應對方式實在讓我覺得窩囊到了極點。底下說說綜合看法。

人家說網拍有風險、買二手貨就該小心、出了事情要理性協通、事情不要鬧大... 
這些我覺得全是屁,只有沒三小路用的傢伙才會一天到晚自認倒楣。


買賣本來就是在互信的原則下展開,雙方須在商品的質與金額多寡上達成共識才能交易。賣家刻意隱瞞商品瑕疵,或者疏忽商品所擁有的瑕疵就足以構成詐欺。欺騙的行為跟究竟是否為網路交易並無太大關聯,只不過網拍讓惡劣的賣家比較有隱瞞商品瑕疵的空間。


那些嫌人家買二手貨還吹毛求疵的白目我也很受不了。省錢買二手貨就該活該倒楣拿到爛商品?  賣家說市價500元,現在只要200元。買家花了錢拿到爛貨,對方回應「200元能買到爛的已經算你賺到」擺明欺人太甚。買賣交易的重點在於雙方各取所需,拿到與敘述不相符的產品/金額當然有權據理力爭到底。


最痛恨人家說花錢買教訓,很多吃虧的買家根本啥也沒做錯,憑什麼要無故吃悶虧。50塊錢與的5000萬元的損失看似差距遙遠,本質上並無不同。詐欺就是詐欺。到名牌店偷包包的女生不會比去雜貨店偷泡泡糖的女生高級到哪裡去,一樣都是小偷。如果只看帳面上的損失而不斷原諒不懂悔改的惡人,久了只會使其食隨之味。


理性溝通只適用在有良心者身上。碰到不懂將心比心,試圖耍流氓靠恐嚇壓下事情的無賴,讓法律來懲治覺對是必要的。受害者越是懦弱只會增長對方氣焰。上法庭有什麼難看,又不是真做了些羞恥的事。那些怕事情鬧大的傢伙,我唯一能想到的是... 你們八成也幹了見不得人的事吧!



落落長,沒耐心寫下去。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評,內有惡犬。




立委謝國樑在立法院質詢蘇貞昌,詢問蘇貞昌選總統可能性.. 說是幫民進黨做整合...,行政院長蘇貞昌以非行政院事務為由幾次試圖迴避。此為剛在中天看到的新聞,網上搜尋老半天就是沒看到個鬼影,不然還真想貼出來罵兩句。


立法院是茶館,還是老人公園?  納稅人的公帑不是用來讓立委趁質詢時探人隱私(仕途前景)。若不是新聞播放整段對話,還真難想像年輕、有朝氣、長的人模人樣兼高學歷的立委竟如此無聊。真希望電視全程轉播立委問政的法案早日通過,使那些上班打瞌睡愛講廢話破壞公物表演慾過盛翹班的立委無所遁形。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擔心舅舅生活太過無聊而在家裡加裝有線電視,安裝完畢,我只覺得快瘋掉。


表妹從早到晚躺在電視機前當沙發上的番薯,她不在家的時候改由舅舅狂看政論節目。現在突然能體會迪普羅說她婆婆邊看電視一直碎唸的煩人狀態。所謂的公正名嘴,只要一看臉、聽到節目配樂我就想吐。


來說一下剛看了些啥噁爛內容。小妹大小姐拿著報紙、壹週刊跟著來賓一起分析第一家庭是如何花錢,去哪家百貨,哪個名牌專櫃,花多少,甚至有沒有付錢。來賓吳敦義先生在旁唱和某高雄學生過的如何艱辛做為反差,另一個阿花媒體人在旁說她有證人可以做證第一家庭花錢總總...  節目實在太難看,撐很久終於聽不下去。


完完全全不能理解這種全靠匿名爆料,政客胡鄒(仔細聽發現大家都愛說"如果"),記者狗仔補封捉影的節目究竟有啥看頭。(全民系列 call-in 節目我也受不了)


再者人家去名牌專櫃買首飾一次花費15萬到底干小妹大鳥事。名牌商品動輒三五萬根本稀鬆平常,台灣除了吳淑珍多的是能消費的起名牌的名人,到底有啥好大驚小怪。


某高雄學生生活艱辛到底干陳水扁鳥事。政論節目看多之後很容易有種錯覺,好像薪資縮減、景氣不好、警察收賄、明天下雨、流氓打人、路上塞車、貧富不均、沒進大學、接到詐騙電話都是陳水扁的錯,毫無常理可言。國家所有的行政、司法、社會、交通、警政、稅務局都是叫假的嗎!


呃啊~~~~~~ 舅舅你快點回台灣去吧!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起去年興起一陣的 Bachelor 單身男同時與一堆女人交往尋求伴侶的亂七八糟節目,今年開始的Extreme MakeoverMiracle Workers 反倒令人振奮許多,節目通常選上某方面特殊者作為主要對象並實現他們的夢想。

新一集 Extreme Makeover: Home Edition 為一名曾沉溺毒隱,現今在回饋社會的單親媽媽重建她被火吞噬的家園。房子重建的同時,電視台找上數家大型食品、衣物... 等企業,提供這位媽媽往後一年幫助鄰里的所有需要物資。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一直在想電視台有如此巨大號召力使各個企業出資義舉,何不乾脆直接買地為貧/病/流浪者建立收容所,讓各個企業的物資直接流入社會底層。(要是有看到電視台為她蓋的豪宅跟提供的物資,大概就能明白我的想法。)  無法理解電視台為何要繞個彎幫助公益媽媽,好讓她有更強的能力幫助更多人。

最後,公主小姐說了一個不是最好但卻很棒的答案。
節目所做的只是實現一個人的夢想,而這人所實踐的理念卻能帶給更多人幸福。

比起他類挖人隱私揭發人性的辛辣內容,正面溫馨的節目總是有意義的多。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BC與AT&T合併的廣告不斷放送,配著音樂,旁白兩大公司合併的加乘效應。
 
(精神上的加乘效應) 

同時推出以更低廉的價格享受高速上網服務。

方案美的冒泡。

我只想知道,每個月繳交數十塊DSL費用為啥仍然老是連不上網路。

播電話前去反應總說再查看,需等數天才能知道原因。

耐心等待後也不見得會有結果。

搞的上網很像在抽明牌,全憑運氣。


雖說低價方案與和善的客服人員很是重要,

但繳費的最終目的是‧想‧要‧上‧網‧啊 ~

管他是誰併購誰,降低多少收費,或者溫柔的客服人員,

都無法彌補半個月無法上網的不便跟鬱卒。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情。

有些人只是怕冷,需要溫暖擁抱。有些人恐懼孤單,想有夥伴陪同。
有些人害怕空手,純粹為握隻手。有些人不想辛苦,只為穫得照顧。
有些人年齡到了,認為該有個伴。有些人故事看多,抱持虛幻期待。

無數理由。

愛情不需要理由,我說,這不是愛。



看過形形色色的愛情,唯從前一起啃鹽酥雞的傢伙令我相信真有這種東西存在。

純潔的情感,同理於至交間清楚不參瑕疵的情誼。換種方式來說明,朋友間的情感能從孩提時代延續至成年,即是距離時空轉換仍不更改。然而,多少人的愛情經的起時、地、物變換的考驗。甚至在起頭時便抱持「對! 就是他/她了」的念頭與之交往直至最後。從未懷疑、猶豫、左右觀望,只有努力。

那傢伙行,打從N年前認識起就是如此。

他持續戀愛中,這是近來唯一好事。





《延伸閱讀》愛,九把刀‧月老

老娘失戀哭的溪哩嘩啦之際,這傢伙還叫我看這種愛情故事。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10 Fri 2006 12:35
  • 舊識

前年此時,鄰坐同學有著一張面善臉孔,一直覺得在哪曾見過那張臉,卻想不起來。我說來自台灣,新竹人,他猛然喊出XXX並欣喜的說:「我是你小學同學OOO,記不記得我?」舊識身分使人迅速熟稔,因著他的關係也聯繫上其他同學。


興奮的情緒,共同的過去,眾人吱吱喳喳述說這些年,感嘆世界真小,然後再也沒交集。被囚禁在過去的內容物,令人窒息。除了姓名,完全不了解/無法忍受對方性格想法。從最初話家常越至有事才叩門,MSN名單從友人移至封鎖。

雙方異常默契快速道別。



本質是固定的,十多年前相遇無法結為朋友,十幾年後仍舊不會改變。


我還真他媽的怕遇見舊識,真想裝失憶。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迪普羅認識一堆名女人。有些我見過,另外的則是友人們工作上曾打過照面。她們年紀三四十上下,交友廣泛,興趣多元,各各在業界有頭有臉。領高薪,也懂得保養美容,享受生活。

迪普羅說:「這些女人真的很詭異,只要未婚/離婚的都想盡辦法要結婚。」接著說一個生活其實不錯云云,然後附上中年沒伴的女人很可憐等話。



飲茶的時候,友人們談及結婚的話題。

我認為能找到適合的對象結婚當然不錯,倘若沒能遇到,一個人生活其實不錯。我可不想跟迪普羅一樣每天花5個小時接送兒女,只因為先生不願幫忙。週末假日待在公司,想辦法避開婆婆騷擾。人生最大目標/成就是兒女選上校隊,進入名校。...

語畢,大夥認同的點點頭,接著話鋒一轉,S說要開始找男友,不然三十歲前嫁不掉。V說這裡好人難找,打算回大陸找。兩人熱烈的討論男友類型。

喵低! 剛舉的例子馬上變成屁。我只好耍自閉喝起香片。



討論話題從男友類型到別人男友八卦,越聽越覺得一個比一個爛。我忍不住開口問:「這麼爛也要嫁?」大夥回答不一定。大概是看到我滿臉問號兼一臉屎樣,V才開始認真說明。

V舉她認識的名女人作例子,那是一個工作嚴謹、說話直接、行事利落的女人。討厭她妒嫉她的人諷她老處女,與其友好的熟識者也好不到哪裡去,嘴上客套,背地裡老拿小事大作文章。她私生活一有風吹草動,眾人茶餘飯後可編的故事也就沒完沒了。

總找固定的異性去看電影會被懷疑對對方有意思,找不同異性看電影便稱私生活不檢點。養隻寵物(母)會被說成需要溫暖,養寵物(公)會被懷疑過度飢渴。 (←這是怎樣?)

女生沒結婚,管你性格再好、人再美,還是抵擋不了刻薄的言詞、揣測、質疑。


已婚的名女人在會議上把下屬罵的狗血淋頭,文案有小瑕疵便退件,挑燈夜戰加班,同仁會稱讚她一絲不茍、行事作風嚴謹,熱愛工作且盡職。

未婚的名女人在會議上把下屬罵的狗血淋頭,文案有看的出的瑕疵才退件,挑燈夜戰加班,周遭不分男女會消遣她內分泌失調,吹毛求疵,死板,還是個工作狂。甚至語末附上「難怪嫁不出去」等註解。


隨著歲月更迭,大姨媽來訪、內分泌失調此類諷語也隨之升級成更年期來訪、思春過久導致情緒異常。總而言之沒有一句好話


V說,與其要她沒事任人消遣,忍受怪異眼光,她寧可結婚。

世界真的很不公平。

男的沒結婚叫王老五,女的卻稱老處女。 (←很多人已不是處女,這只是统稱)

這世界對未婚女子實在是很不友善。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迪普羅一早跑去買甜豆漿,分了一罐給我。

她說:「快打開喝。我可是特地買給你。」

我說:「我帶回家好了,我媽愛喝豆漿。」

她沉默了一會,說:「我是特地買給你的。」

... 將就喝了一口,覺得不過是豆漿而已,何必小小不開心。



傍晚帶著甜豆漿衝回家。

我說:「快喝。我特地拿回家給你。」

她說:「不了,我拿去阿媽家,我媽愛喝豆漿。」

我說:「有沒有搞錯阿! 我是拿來給你,不是給阿媽。」

... 我媽覺得很衰,不喝豆漿都要被我唸。



ufo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