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跳來跳去的思緒,沒啥條理。
不知是時代改變印象,還是只是我過去未能查覺。
高中以前,我對女生只有兩種印象:女性化或男性化(中性)。儘管這些印象可以逐項細分成不同類型,女強人在我腦海裡永遠同等於男人或中性。一名女性想在專業上獲得認同,首要該做的並非表現能力,而是打扮作風中性俐落。戲劇中會穿淑女蕾絲套裝的OL多半是小職員,或一心想嫁作人妻的無大志上班族。精明幹練的女上司表現出的形象其實跟男人沒兩樣(可能日劇看太多所致)。
那時候沒特別感觸,也覺得理所當然。使用中文時我很喜歡用「你」跟「他」這些字眼,感覺上「你」跟「他」並無姓別之分。
剛到美國時,語言上的用字反倒讓我覺得很不習慣,不論男女都要清楚區分。一直以為自己是中性的我,突然得選邊站反而覺得很奇怪。同時,懷疑許多英文名詞具有性別歧視,像fireman, businessman... 等職稱,有時想想要是像中文一樣在職稱後加個「人員」不就沒有性別上的困擾! 何必搞那麼複雜。不知用字上區分過於清楚是否連帶影響性別上的表現,美國女生極少出現男女不分的中性狀態(有的話八成性向非主流)。無論是餐廳歐巴桑或是精明幹練的OL都會努力妝點出屬於自己的女人味。
然後,再回顧一下一直以來的中文用字。突然發覺其實中文並非無性別之分,只不過長期以來「妳」跟「她」一直被「你」跟「他」取代罷了!你可以指你或妳,而她卻只能代表她。
真是複雜
不知是時代改變印象,還是只是我過去未能查覺。
高中以前,我對女生只有兩種印象:女性化或男性化(中性)。儘管這些印象可以逐項細分成不同類型,女強人在我腦海裡永遠同等於男人或中性。一名女性想在專業上獲得認同,首要該做的並非表現能力,而是打扮作風中性俐落。戲劇中會穿淑女蕾絲套裝的OL多半是小職員,或一心想嫁作人妻的無大志上班族。精明幹練的女上司表現出的形象其實跟男人沒兩樣(可能日劇看太多所致)。
那時候沒特別感觸,也覺得理所當然。使用中文時我很喜歡用「你」跟「他」這些字眼,感覺上「你」跟「他」並無姓別之分。
剛到美國時,語言上的用字反倒讓我覺得很不習慣,不論男女都要清楚區分。一直以為自己是中性的我,突然得選邊站反而覺得很奇怪。同時,懷疑許多英文名詞具有性別歧視,像fireman, businessman... 等職稱,有時想想要是像中文一樣在職稱後加個「人員」不就沒有性別上的困擾! 何必搞那麼複雜。不知用字上區分過於清楚是否連帶影響性別上的表現,美國女生極少出現男女不分的中性狀態(有的話八成性向非主流)。無論是餐廳歐巴桑或是精明幹練的OL都會努力妝點出屬於自己的女人味。
然後,再回顧一下一直以來的中文用字。突然發覺其實中文並非無性別之分,只不過長期以來「妳」跟「她」一直被「你」跟「他」取代罷了!你可以指你或妳,而她卻只能代表她。
真是複雜
全站熱搜